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滑块A、B、C质量分别为mA=mC=2m和mB=m,A、B用细绳相连,中间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栓接),开始时A、B以共同速度V0向右运动,C静止,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B被弹开,然后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一
起,最终三者的速度恰好相同。
求:(1)B与C碰撞前B的速度;
(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多大。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1)设三者最后的共同速度为
,滑块A与B分开后的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
得:


三者动量守恒得:
得
所以
?(6分)
(2)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6分)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上
B.若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在该时刻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
C.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叫匀变速曲线运动
D.跳伞运动员在下降的整个过程中一定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两个因素有关.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就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叫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在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先处于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解答:
A、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两个因素有关,故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
B、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就处于平衡状态,只有当物体的速度保持为零时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叫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C正确.
D、跳伞运动员在下降的整个过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则知运动员先处于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超重和失重,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用长为L的轻绳系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制成一个冲击摆质量为m的子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射入摆内,摆及子弹一起向右摆动,最大摆角为θ,试求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V.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如图,与水平面成37°倾斜轨道AB,其沿长线在C点与半圆轨道CD(轨道半径R=1m)相切,全部轨道为绝缘材料制成且放在竖直面内。整个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MN的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0.4kg的带电小球沿斜面下滑,至B点时速度为
,接着沿直线BC(此处无轨道)运动到达C处进入半圆轨道,进入时无动能损失,且刚好到达D点,从D点飞出时磁场消失,不计空气阻力,g=10m/s2,cos37°=0.8,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
(2)小球离开D点后的运动轨迹与直线AC的交点距C点的距离。
(3)小球在半圆轨道部分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参考答案:(1)正电荷?(2)2.26m?(3)27.6J
本题解析:(1)正电荷?(4分)
(2)依题意可知小球在BC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C点的速度为:
(2分)
在BC段其受力如图所示,设重力和电场力合力为F。
F=qvCB ?(1分)?又F=mg/cos37°=5N(1分)
解得:
?(1分)?在D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分)?将
代入上式并化简得:

?(1分)
小球离开D点后作类平抛运动,其加速度为:a=F/m ?(1分)
由
得:
?(1分)
?(1分)
(3)CD段克服摩擦力做功Wf
由动能定理可得:
?(3分)
解得:Wf=27.6J?(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和小车B的后端贴有粘扣,在木板的右端固定打点计时器,小车A后面拖一长纸带,木板下垫有小木块,用来平衡摩擦力,反复移动小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现使小车A,B分别静止在木板的右端和中间,如图所示,给小车A一个瞬时冲量,小车A与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并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若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得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A点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段___________计算小车A碰撞前的速度,应选段__________计算两车碰撞后的速度,若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 kg,小车B的质量m2=0.2 kg,由以上数据可得,小车A,B碰撞前的总动量为___________kg·m/s;碰撞后的总动量为___________kg·m/s;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参考答案:BC,DE,0.420,0.417,在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碰撞动量守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