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四个质点作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在2 s末能回到出发点的是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考点:
分析: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面积在时间轴上方代表位移沿正方向,面积在时间轴下方代表位移沿负方向.
解答:解:A、质点A在0~2s内的位移x1=(-1/2)×1+(1/2)×2=0,即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故A正确.
B、质点B在0~2s内的位移x2=(2×1)/2=1m,即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
C、质点C在0~2s内的位移x3=(1×1)/2×2=1m,即物体在2s末不能回到出发点.故C错误.
D、质点D在0~2s内的位移x4=(1×1)/2+(-1×1)/2=0,即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速度图象的特点①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②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这是我们顺利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质量为1000kg的小汽车在恒定的牵引力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行驶,4s末撤去牵引力F,其
图像如图所示,则小汽车的牵引力F和所受的阻力
的大小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撤去牵引力后,根据v-t图象可求其加速度为
,所以
摩擦力大小为2500N,在未撤去之前根据v-t图像
,
可以求出牵引力为7500N
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v-t图像求物体受力情况,根据v-t图像倾斜程度求加速度,还可以根据面积求某段时间的位移。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一同学在研究型学习中准备研究高中运动员的100米赛跑,他将100m跑的模型建立如下:第一次,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反应0.30s起跑,然后以1.50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员达到9.00m/s的速度后,匀速跑了73.00m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时的加速度为1.00m/s2;第二次,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仍然反应0.30s起跑,然后仍然以1.50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员达到12.00m/s的速度后,匀速跑了47.28m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时的加速度为1.00m/s2。请画出第一次运动员运动的v-t图,并通过计算比较在此同学的运动模型中,第几次的跑步成绩更好?
参考答案:见解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但由于发动机故障而发射失败,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已知
, g取10米/秒2)
(1)火箭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总共经历的时间。

参考答案:解:(1)由v-t图像可知,火箭上升t1=25s后到达最高点,
由v-t图像物理意义可知:v-t图线与x轴围成的面积即为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H,
则有:
(2)由v-t图像可知,火箭上升25s后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与20~30s内的加速度相同
则有:
,方向竖直向下。
火箭下落的时间为t,
,即
射到落地总共经历的时间:t = t1+t2=34.48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拉力大小减为
,方向不变。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前10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2)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3)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解:(1)
(2)由图线可知:0-10 s内加速度大小为a1=0.8 m/s2
10~14 s内加速度大小为a2=2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

得F=7 N
(3)μ=0.27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We are in bondage to the law in order that we may be free. 我们受法律约束,为的是可以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