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题模板《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05 17:00: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一质点在Ox坐标轴上运动,t=0时,位于坐标原点,图为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线.则由图线可知,该质点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______.在时刻t=______时,质点与坐标原点有最大距离,从0到t=20s,质点位移为______m,通过路程为______m.
参考答案:由图读出质点的初速度为v0=10m/s,加速度a=△v△t=0-1010-0m/s2=-1m/s2,则质点的位移--时间关系式为x=v0t+12at2=10t-t22(0<t<20s). 在0-10s内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10-20s内沿x轴负方向运动,故在t=10s时质点与坐标原点有最大距离; 在0-10s内质点为x1=12×10×10m=50m,在10-20s内质点为x2=-12×10×10m=-50m,故从0到t=20s,质点位移为x=x1+x2=0,路程为S=x1+|x2|=100m 故答案为:10t-t22(0<t<20s),10,0,10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图是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图线甲与时间轴平行,图线乙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象可知( ) A.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B.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参考答案:在v-t图中,与t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恒定,故甲为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A错误; 乙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故乙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D均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水平轨道中,AC段的中点B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1与静止在A点的物体P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 至 内工作。已知P1、P2的质量都为 ,P与A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B段长 ,g取10m/s2。P1、P2和P均视为质点,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1)若 ,求P1、P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和碰撞损失的动能 ; (2)若P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求 的取值范围和P向左经过A点时的最大动能E。
参考答案:(1)9J?(2)10m/s<v1<14m/s? 17J
本题解析:(1)由于P1和P2发生弹性碰撞,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 (2) 解法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P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设P1、P2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A,则根据(1)问可得vA=v1/2 把P与挡板碰撞前后过程当作整体过程处理 经过时间t1,P运动过的路程为s1,则 经过时间t2,P运动过的路程为s2,则 如果P能在探测器工作时间内通过B点,必须满足s1≤3L≤s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10m/s<v1<14m/s v1的最大值为14m/s,此时碰撞后的结合体P有最大速度vA=7m/s 根据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解得E=17J 解法二:从A点滑动到C点,再从C点滑动到A点的整个过程,P做的是匀减速直线。 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a=μg=1m/s2 设经过时间t,P与挡板碰撞后经过B点,[则: vB=v-at, ,v=v1/2 若t=2s时经过B点,可得v1="14m/s" 若t=4s时经过B点,可得v1=10m/s? 则v1的取值范围为:10m/s<v1<14m/s v1=14m/s时,碰撞后的结合体P的最大速度为: 根据动能定理, 代入数据,可得通过A点时的最大动能为: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C.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变 D.速度肯定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一滑块沿水平面滑行,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s,若滑行了总时间的一半时,滑块速度为v1,滑块经s2处的速度为v2,则v1∶v2=___________(设滑行加速度恒定).
参考答案:1∶
本题解析:设滑块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零,可以把物体的运动等效为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即vt= ,物体经 处的速度v2= ?= v0,则v1∶v2=1∶ .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