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6分)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是3m/s加速度大小为0.4 ,在某1s内它通过的位移为0.4m,那么在这1s之前物体已运动了多少时间?
,在某1s内它通过的位移为0.4m,那么在这1s之前物体已运动了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设在这1s之前物体已经运动了t秒钟,并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题意知:初速度v0="3m/s?" 加速度a =-0.4m/s2
∴t秒末物体的速度为v=v0+at = 3-0.4t
t秒之后的1s 内物体的位移为x=vt + at2 = 2.8-0.4t ="0.4"
at2 = 2.8-0.4t ="0.4" 
解得t="6s" 为所求。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一辆车违规超车,以v1=108km/h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L=80m处一辆卡车正以v2=72km/h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a=10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t,试问△t为何值时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甲同学很快列出以下方程:S1=v1△t+v1t-
S2=v2△t+v2t-
又因为S1+S2=L所以得到-t2+5t+(5△t-8)=0
要使两车不相撞,上式无解,即判别式△=25+20△t-32<0
从而解得△t<0.35s
乙同学思考一会后发现甲同学解题过程有误,请你指出上面解题过程的失误之处,并给出正确解题过程和结果.
 
	参考答案:甲同学的失误在于两车不是同时停下来,因此两车不应有共同的运动时间.
设轿车行驶的速度为v1,卡车行驶的速度为v2,则v1=30m/s,v2=20m/s
则在反应时间△t内两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v1△t和v2△t
由公式v2t-v20=2aS得
? S1=v1△t+v212a=v1△t+45
?S2=v2△t+v222a=v2△t+20?
为保证两车不相撞,必须有S1+S2<80
解得,△t<0.30s
答:甲同学的失误在于两车不是同时停下来,两车不应有共同的运动时间,△t应小于0.30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一个质量是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体受到大小为5N的水平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g=10m/s2)问:
(1)经过4s钟,物体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2)若4s末撤去拉力,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则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参考答案:(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μmgm=5-0.2×202m/s2=0.5m/s2.
则物体运动的位移x=12at2=12×0.5×16m=4m.
(2)4s末物体的速度v=at=2m/s.
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a′=μmgm=μg=2m/s2
则x′=v22a′=42×2m=1m.
答:(1)经过4s钟,物体运动的位移是4m.
(2)物体还能运动1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现在用的闪频相机拍摄下的不同时刻的小球所处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

测得小球的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如下表,

则: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小球的运动性质属于____________ 直线运动。
(2)有甲、乙两个同学计算小球的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 ,
, ,
, ,
, ;
;
乙: ,
, ,
, ;
;
撇开本题所给的数据从理论上讲,甲、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中_________(填写“甲、乙”)方法更好,本题中小球的加速度值为__________m/s2,求经过A点处速度为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解:(1)相等,匀加速
(2)乙, 1.1 , 1.09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 m/s,则滑块在第3 s内的位移及前7 s内的位移分别为 (?)
A.3m 28.4m
B.3m 29.4m
C.2m 29.4m
D.2m 28.4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题,滑块的加速度是 ,第3 s内的位移可表示为前3 s内的位移减去前2 s内的位移,即
,第3 s内的位移可表示为前3 s内的位移减去前2 s内的位移,即 ,前7 s内的位移为
,前7 s内的位移为 ,故选B。
,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