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静止在固定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槽内,物体所在处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则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要在物体所处的圆弧小物体处做切线,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决.
解答: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由平衡关系可知:

切线方向:f=mgsin60°,只需要列出切线方向.
解得:f=
mg
故选B.
点评:本题要知道在物体所处的圆弧小物体处做切线,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即可解决.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8N,则这两个力不可能是
A.10N,20N
B.18N,18N
C.8N,7N
D.20N,28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当两力互成角度时,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求出合力.本题中两个分力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
解答:两个力合力范围F1+F2≥F≥|F1-F2|
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18N,带入数据
A、30N≥F≥10N,故A正确.
B、36N≥F≥0N,故B正确.
C、15N≥F≥1N,故C错误.
D、48N≥F≥8N,故D正确.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C.
点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
在共点力的两个力F1和F2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改变F1与F2方向之间的夹角θ,当θ减小时,其合力F逐渐增大;当θ=0°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F1和F2的方向相同;
当θ角增大时,其合力逐渐减小;当θ=180°时,合力最小F=|F1-F2|,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物体处在斜面上(静止或运动)时,通常把物体受的重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关于这个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B.重力分解为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C.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D.重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处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通常分解为: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故D正确.重力在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等于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但这两个力的性质是不同的,它们不是同一个力,C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倾角为θ=30°的长斜坡上有C、O、B三点,CO=OB=S,在o点竖直地固定一长S的直杆AO.A端与C点间和坡底B点间各连有一光滑的钢绳,且各穿有一钢球(视为质点),将两球从A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分别沿两钢绳滑到钢绳末端,如图所示,不计一切阻力影响,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
tAC:tAB为
A.1:
B.:1
C.1:1
D.: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由几何知识确定出AC与AB的倾角和位移,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两球的加速度a,由位移公式x=
at2求解时间之比.
解答:由几何知识得,AC的倾角为α=30°,由几何知识得:位移xAC=S,AB的倾角为β=60°,位移xAB=
S.
沿AC下滑的小球,加速度为a1=gsin30°=0.5g,
由xAC=
a1
得,tAC=
=2
沿AB下滑的小球,加速度为a2=gsin60°=
,
由xAB=
a2
得,tAB=
=2
,则tAC:tAB=1:1
故选C
点评:本题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求解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关键要根据几何知识求出AC与AB的倾角和位移.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和细线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两次弹簧秤作用的效果相同
B.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计算合力的大小
C.若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D.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要掌握:正确理解和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明确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理解“等效法”在该实验中的应用.
解答:A、为了使两次拉橡皮条时的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实验中要求橡皮条拉到同一位置,故A正确;
B、在实验中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不一定取90度.故B错误.
C、因为两根弹簧秤的拉力的合力与橡皮条拉力等值反向,实验橡皮条拉力为合力,则两弹簧秤的拉力为分力.故C正确.
D、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分力大小可以都比合力大,因此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考查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应用,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要注意在平时训练中多加强练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