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多选题)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______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AO间距离要适当,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4)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参考答案:(1)实验中F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出的,而F′是通过用一根细线拉动橡皮筋,使与两个力拉时的效果相同得出的,故F"一定是沿AO方向的;
(2)本实验是通过一个力与两力效果相同得了的合力,故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B正确;
(3)A、实验是通过作图得出结果,故为了减小误差应让拉力尽量大些,故A正确;
B、而夹角太大将会导至合力过小,故夹角不能太大,故B错误;
C、为了防止出现分力的情况,应让各力尽量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故C正确;
D、为了准确记下拉力的方向,故采用两点描线时两点应尽量距离大一些,故细绳应长些,故D正确;
故选ACD.
(4)实验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故答案为:(1)F′(2)B?(3)ACD?(4)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像
C.特斯拉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很好的解释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D.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参考答案:ABD
本题解析:元电荷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选项A正确;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直观的描述出了场的清晰图像,选项B正确;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选项C错误;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研究并得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即库仑定律,故选项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动能
B.势能
C.动量
D.功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分析: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动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所以动量是矢量,
而动能、势能和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它们都是标量。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5分)下列关于科学家的贡献及物理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C.当某种色光照射金属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入射光的频率越高,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
大
D.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正确选项为C、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是受力物体还是施力物体是相对研究对象而言的
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D.压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而使它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