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
(1)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读出的阻值大小为__________Ω;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用倍率__________(填“大些”或“小些”)的再进行测量。
(2)若该同学再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用电路图如图乙所示,请你按电路图在图丙中连接实物图,你认为他按要求连接好电路后,测得的电阻值将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
? 
参考答案:(1)1 000,大些
(2)如图(电流表选用0.6 A或3A挡都给分),大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1所示,真空室中电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不计)经过U0=1000V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两水平金属板A、B间的中心线射入.A、B板长l=0.20m,相距d=0.020m,加在A、B两板间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u-t图线如图2所示.设A、B间的电场可看作是均匀的,且两板外无电场.在每个电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极短时 间内,电场可视作恒定的.两板右侧放一记录圆筒,筒在左侧边缘与极板右端距离b=0.15m,筒绕其竖直轴匀速转动,周期T=0.20s,筒的周长s=0.20m,筒能接收到通过A、B板的全部电子.
(1)以t=0时(见图2,此时u=0)电子打到圆筒记录纸上的点作为xy坐标系的原点,并取y轴竖直向上.试计算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y坐标和x坐标.(不计重力作用)
(2)在给出的坐标纸(图3)上定量地画出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点形成的图线.

参考答案:(1)计算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坐标设v0为电子沿A、B板的中心线射入
电场时的初速度,则12mv02=eU0①
电子在中心线方向的运动为匀速运动,设电子穿过A、B板的时间为t0,则
l=v0t0②

电子在垂直A、B板方向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于恰能穿过A、B板的电子,在它通过时加在两板间的电压uc应满足
12d=12?eucmdt02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
uc=2d2l2U0=20V
此电子从A、B板射出时沿y方向的分速度为vy=eucmdt0④
此后,此电子作匀速直线运动,它打在记录纸上的点最高,设纵坐标为y,由图(1)可得
y-d2b=vyv0⑤
由以上各式解得y=bdl+d2=0.15×0.020.2+0.022m=0.025m=2.5cm⑥
从题给的u-t图线可知,加于两板电压u的周期T0=0.10秒,u的最大值um=100伏,因为uC<um,在一个周期T0内,只有开始的一段时间间隔△t内有电子通过A、B板
△t=ucumT0⑦
因为电子打在记录纸上的最高点不止一个,根据题中关于坐标原点与起始记录时刻的规定,第一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x1=△tTs=2cm⑧
第二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x2=△t+T0Ts=12cm⑨
第三个最高点的x坐标为
x3=△t+2T0Ts=22cm
由于记录筒的周长为20厘米,所以第三个最高点已与第一个最高点重合,即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只有两个,它们的x坐标分别由⑧和⑨表示
(2)电子打到记录纸上所形成的图线,如图(2)所示.

答:(1)电子打到记录纸上的最高点的y坐标为2.5cm,x坐标为2cm或12cm.
(2)如图所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将实验电路图画在方框中.为了完成整个实验,除你在电路中已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哪些仪器?用这些仪器测量哪些量?
答:______.
计算电阻率ρ的公式是ρ=______.
参考答案:

实验电路图如图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
用米尺测金属丝的长度L
由欧姆定律知R=UI,由电阻的决定式知R=ρLS,其中S=π(d2)2,联立得ρ=πUd24IL
式中U是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I是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值.
故答案为: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d,用米尺测金属丝的长度L.
πUd24I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V
B.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也增大
C.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不变
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 μA,内阻Rg=100 Ω,调零电阻最大值R=50 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 Ω,电源电动势E=1.5 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 ]
A.30 kΩ~80 kΩ
B.3 kΩ~8 kΩ
C.300 kΩ~800 kΩ
D.30 kΩ~80 k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