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甲船的平均速度大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我们研究问题时影响不大时,可将物体看做质点;时间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段距离,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一个点,两船航行的起点与终点均相同,则位移相同,而路线长度不同,路程不同.故A错误.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两天”指的是运动的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到达的时刻.B错误,C正确由于路程较长,船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时间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可以把船视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CD
考点:考查对路程、位移、时间、时刻和质点的理解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此题是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对物理中的基本的知识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好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C物体受力的个数是

[? ]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0 N。经时间t=4.0 s绳子突然断了,求:
(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6,cos37°=0.8,g取10 m/s2)

参考答案:解:(1)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受拉力F、重力G和摩擦力f的作用,设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sinθ-f=ma1
又f=μmgcosθ
解得a1=2.0 m/s2
所以t=4.0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1=a1t=8.0 m/s
(2)绳断时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
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有:mgsinθ十μmgcosθ=ma2
解得a2=8.0 m/s2
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时间
减速运动的位移x2=
此后物体将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设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加速下滑的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3
解得a3=4.0 m/s2
设物体由最高点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t3,物体向下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解得
所以从绳断后开始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为:t总=t2+t3=4.2 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
,AB段位移为1 m,
=1 m/s,A说法对;同理ABC段位移为
?m,平均速度为
?m/s,B说法对;Δt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说法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说法错.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于点O,当小球平衡时,细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速度方向和细线垂直,使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圆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小值为(?)

A.
B.
C.
D.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
,电场力为
,小球恰好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小球的最小速度
;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Painting is silent poetry,and poetry is a speaking picture. 画是无言之诗,诗是有声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