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度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
(1)A、B一起运动的速度;
(2)弹簧释放的势能。

参考答案:解:(1)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v1,由动量守恒得
v1=0?
(2)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大原子反应堆中,用石墨(碳)做减速剂使快中子变为慢中子,已知碳核的质量是中子质量的12倍,假设中子与碳核的碰撞是弹性的(即碰撞中不计能量损失),而且碰撞前碳核是静止的,
试求:(1)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为E0,问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动能损失多少?
(2)至少经过多少次碰撞,中子的动能才能少于10-6E0(lg13=1.114,lg11=1.041)?
参考答案:
(1)设中子的质量为m,速度为v0,碳核的质量为M0,二者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则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v0=mv1+Mv ①
12mv20=12mv21+12Mv2②
由①②可得:v1=-1113v0
碰撞一次,中子的动能损失为:△E=12mv20-12mv21=12mv20[1-(1113)2]=48169E0
(2)中子与碳核第一次碰撞后剩余的动能为:E1=12mv21=12m(-1113v0)2]=(1113)2E0
同理经过第二次碰撞后,中子剩余的动能为:E2=12mv22=12m(1113v1)2=(1113)2×2E0
…
第n次碰撞后中子剩余的动能为:En=12mv2n=12m(1113vn-1)2=(1113)2nE0=10-6E0
有(1113)2nE0=10-6E0,即(1113)2n=10-6
两边取对数可得:2n(lg11-lg13)=-6
得:n=41.1≈42次
答:
(1)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为E0,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动能损失是48169E0;
(2)至少经过42次碰撞,中子的动能才能少于10-6E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滑块A1A2由轻杆连结成一个物体,其质量为M,轻杆长L.滑块B的质量为m,长L/2,其左端为一小槽,槽内装有轻质弹簧.开始时,B紧贴A,使弹簧处在压缩状态.今突然松开弹簧,在弹簧作用下整个系统获得动能Ek,弹簧松开后,便离开小槽并远离物体A1A2.以后B将在A1和A2之间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假定整个系统都位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求物块B的运动周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设弹簧松开后A1A2物体与物体B的速度各为V和v,则有
? ①?
? ②
解得
,
B和A碰撞前后
? ③
? ④
联立③④式解得
? ⑤
即碰撞前后,B相对A1A2的速度
的大小不变,只改变方向.
同理可证明,当B与A1碰撞后,也有同样的结果,即相对A1A2,B在以大小不变的相对速度作往返运动.运动的周期为
.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5-6所示浮动起重机从岸上吊起m=2t的重物。开始时浮吊起重杆OA与竖直方向成60°角,当转至杆与竖直方向成30°角时,求起重机的水平方向的位移。设浮吊质量为20t,起重杆长l=8m,水的阻力与杆重均不计。
参考答案:起重机的水平向左的位移为0.266m
本题解析:浮吊与重物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且初总动量为零,为一人船模型,则:

解得x=0.266m,即起重机的水平向左的位移为0.266m。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一个γ光子的能量为E,动量为P,射到一个静止的电子上,被电子反射回来,其动量大小变为P1,能量变为E1,电子获得的动量为P2,动能为E2则有
A.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