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第4周期的A、B、C、D四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2、7。其原子序数按A、B、C、D顺序增大,已知A 和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而C与D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根据结构填空:
(1)写出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
(2)D的简单离子是________。
(3)四种元素中,其氢氧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4)B原子与D原子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C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K;Ca;Zn;Br
(2)Br-
(3)K
(4)CaBr2
(5)1s22s22p63s23p63d104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推断题 有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F为常见金属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与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59?g·L-1,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与C同主族。均含D元素的乙(金属阳离子)、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B的结构式:__________。
(2)F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3)均含有F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C元素组成化合物庚和A、E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式量均为34。其中庚的熔沸点比辛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N≡N
(2)第四周期Ⅷ族
(3)Fe+2Fe3+===3Fe2+ ;Al3++3AlO2-+6H2O===4Al(OH)3↓
(4)高 ;H2O2分子间存在氢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实际存在的11H、21H、31H、H+和H2,它们是
[? ]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核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推断题 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粒子(离子或分子),请回答:
(1)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C元素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为________?。
(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粒子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
(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__。
(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K、Cl、S
(2)HCl
(3)F2
(4)H2S;
(5)H2O2(或PH3)
(6)C2H6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推断题 A、B、C、D、E、F、G、H八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C、D为同一周期,A 与E,B与G,D与H分别为同一主族,C和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C、D、F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8。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可形成非极性分子X,X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E、F、H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
(3)G的最高价氧化物与B的单质在高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盐Y由B、D、E组成。以熔融盐Y为电解质构成的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5)用熔融盐Y的燃料电池作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至无色后继续电解一段时间。断开电路,向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溶液恢复到电解之前的体积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
(6)由A、C、D、E四种元素中任意三种构成的强电解质Z和W,溶于水时都能促进水的电离,测得Z的水溶液pH> 7,W的水溶液pH <7,测Z为__________、W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1)O=C=O
(2)S2->Na+> Al3+
(3)SiO2+2C
Si+2CO↑
(4)H2+CO32- -2e-=H2O+CO2
(5)0.4 mol
(6)NaNO2;NH4NO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