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利用右图装置采用适当试剂可完成实验某探究实验,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实验所用试剂或所得结论列于表中.请回答:
实验试剂 | 实验结论 甲 乙 丙 ① 高锰酸钾 ② 氧化性:KMnO4>Cl2>Br2
|
(1)图中①为______,②为______,
(2)请你根据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将选择的试剂、丙中的现象以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填入下表:
试剂甲 | 试剂乙 | 试剂丙 | 丙中现象 |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参考答案:解;(1)依据实验装置图可知,甲和乙反应,生成产物通入丙中反应,如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需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规律分析判断,甲为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生成氯气,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会反应生成溴单质;高猛酸钾做氧化剂氧化盐酸中的氯化氢为氯气,氯气把氧化溴化钠中的溴离子为溴单质,符合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规律应用,故答案为:浓盐酸;溴化钠溶液;
(2)实验证明盐酸>碳酸,利用酸性强弱规律设计实验,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通入硅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盛大理石的锥形瓶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丙 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证明盐酸酸性大于碳酸,试剂甲为稀盐酸,试剂乙为石灰石,试剂丙为澄清石灰水或硅酸钠溶液,丙中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硅酸钠溶液变浑浊,证明盐酸酸性大于碳酸大于硅酸,
故答案为:
试剂甲试剂乙试剂丙丙中现象实验结论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或硅酸钠变浑浊酸性为:盐酸>碳酸,或盐酸>碳酸>硅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碘钟”实验中,3I-+ S2O32- = 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
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显色时间t1=____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__(填字母)。
A.<22s B.22-44s C.>44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研究反应物I-与S2O3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s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

如图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处(填“A”或“B”)的酒精灯.
(2)硬质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如上图是他设计的贮气瓶,尾气应从______(选填“a”或“b”)口通入(其它装置略).
(4)丙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CuO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较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是否有必要:______,理由是______.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应如何设计才能达到实验目的?______.
参考答案:(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步骤是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所以有一氧化碳通过就要点燃B处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B;
(2)硬质试管中是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
故答案为:CuO+CO?△?.?Cu+CO2;
(3)采用乙装置进行储气时,由于气体要留在集气瓶中,而水被排出,所以气体一定要从a管通入,否则无法达到储气的目的;
故答案为:a;
(4)由于一氧化碳能燃烧,所以点燃或加热前一定不能混入氧气,否则有可能产生爆炸,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应先给装置通一会一氧化碳,从而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所以此时就可以通过A装置内石灰水的变化判断一氧化碳是否能与石灰水反应,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再加装置进行实验,故答案为:不必要;?在酒精灯A点燃前,CO已通过了澄清石灰水;
(5)如果开始时通入的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干扰实验检验;先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后再通入装置;
故答案为:先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后再通入装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A.在溴乙烷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溴乙烷分子中含有溴原子
B.在两支分别盛有少量苯和四氯化碳的试管中加碘水后振荡,区分苯和四氯化碳
C.酒精与碘水混合并振荡,萃取碘水中的碘
D.在苯中加铁粉后再加溴水并振荡,制取溴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溴乙烷中溴元素以原子状态存在,不可能与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不正确
B:由于苯和四氯化碳的密度分别小于水、大于水,故在萃取碘后,前者上层呈紫色,后者下层呈紫色,正确
C: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不正确
D:制取溴苯时,应该用液溴,不正确
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渐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若A为醋酸,B为贝壳,C中盛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溶解
D.实验仪器D主要起到洗气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