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对以下实验装置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图①装置做喷泉实验
B.利用图②装置吸收尾气SO2
C.利用图③装置进行胶体电泳实验可以说明Fe(OH)3胶体带正电荷
D.利用图④装置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并收集Cl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HF气体不是极易溶于水,内外压强差不够,产生不了喷泉实验,错误;C、胶体是不带电的,应该说胶粒带正电荷,错误;D、Cl2 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 时应长管进,短管出,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硅藻土是由硅藻死亡后的遗骸沉积形成的,主要成分是 SiO2和有机质,并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MgO 等杂质。精制硅藻土因为吸附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下图是生产精制硅藻土并获得Al(OH)3的工艺流程。

(1)粗硅藻土高温煅烧的目的是?。
(2)反应Ⅲ中生成Al(OH)3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氧化铝常用作阻燃剂,其原因是?。
(3)实验室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硅藻土中硅含量的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样品a g,加入适量KOH固体,在高温下充分灼烧,冷却,加水溶解。
步骤2:将所得溶液完全转移至塑料烧杯中,加入硝酸至强酸性,得硅酸浊液。
步骤3:向硅酸浊液中加入NH4F溶液、饱和KCl溶液,得K2SiF6沉淀,用塑料漏斗过滤并洗涤。
步骤4:将K2SiF6转移至另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蒸馏水,采用70 ℃水浴加热使其充分水解(K2SiF6+3H2O=H2SiO3+4HF+2KF)。
步骤5:向上述水解液中加入数滴酚酞,趁热用浓度为c mol·L-1 NaOH的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mL。
①步骤1中高温灼烧实验所需的仪器除三角架、泥三角、酒精喷灯外还有?。
a.蒸发皿? b.表面皿? c.瓷坩埚? d.铁坩埚
②实验中使用塑料烧杯和塑料漏斗的原因是?。
③步骤3中采用饱和KCl溶液洗涤沉淀,其目的是?。
④步骤4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⑤样品中SiO2的质量分数可用公式“
×100%”进行计算。由此分析步骤5中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除去有机质
(2)①NaAlO2+CO2+2H2O=Al(OH)3↓+NaHCO3②氢氧化铝分解吸收热量,且生成高熔点的氧化铝覆盖在表面
(3)①d②实验中产生的HF能与玻璃仪器中的SiO2等物质反应③洗去沉淀表面的HF等杂质;增大K+浓度,减少K2SiF6的损失④最后一滴滴入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 s不褪色⑤HF+OH-=F-+H2O
本题解析:(1)硅藻土中含有有机质,高温锻烧除去有机质。(2)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氧化铝熔点高覆盖在表面且氢氧化铝分解吸热。(3)①灼烧固体应使用坩埚,但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应使用铁坩埚。②玻璃仪器中含有二氧化硅,实验中产生的HF能与二氧化硅反应,所以使用塑料漏斗和塑料烧杯。③用饱和KCl溶液洗涤沉淀,增大K+浓度,减少K2SiF6的损失同时洗去沉淀表面的HF等杂质;④水解液呈酸性,加入酚酞呈无色,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溶液呈红色且30s不变色,即为终点。⑤若以硅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计算,则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
;若以HF与氢氧化钠反应计算,则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滴定时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F+OH-=F-+H2O。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实验室中能用磨口玻璃瓶保存的是:(?)
A.KOH
B.溴水
C.水玻璃
D.氢氟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与KOH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水玻璃是一种黏合剂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铝片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铝片消失,将溶液蒸干便可得到纯净NaAlO2
B.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
C.将铝粉投入浓NaOH溶液中,1mol铝可还原3mol水
D.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不正确,氢氧化钠过量,固体还含有氢氧化钠;无水CoCl2呈蓝色,具有吸水性,B不正确;根据电子的得失守恒可知,选项C正确;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持,固体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D.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参考答案:A、因为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故A错误;
B、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持,固体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故B正确;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通氢气,排除空气,然后加热,防止爆炸,故C错误;
D、实验剩余药品处理的原则: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