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部分含硫物质如图1所示,其中H2S和X是大气污染物.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为工业生产和处理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1)已知Na2SO3可发生下列过程:X
Na2SO3→Z,其中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若欲将X转化成“安全物质”Z,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需加入______(填字母).
a.氧化剂?b.还原剂?c.酸性物质?d.碱性物质
(2)为了减少向大气排放X,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
方法一:向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将X转化为含钙的“安全物质”,减少其排放所造成的污染,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方法二:如图2是用废氨水回收含有低浓度X工业尾气的流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M的化学式是______;
此法处理尾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由过程可知,X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则X为二氧化硫,则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32-+H2O,X转化成“安全物质”Z,可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或利用碱吸收,应选a或d来实现转化,
故答案为:SO2+2OH-=SO32-+H2O;a、d;
(2)方法一:亚硫酸钙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钙,该反应为2CaCO3+O2+2SO2?一定条件?.?2CaSO4+2CO2,
故答案为:2CaCO3+O2+2SO2?一定条件?.?2CaSO4+2CO2;
方法二:二氧化硫能被氨水吸收,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或亚硫酸氢铵,则M为(NH4)2SO3或NH4HSO3,该方法可得到氮肥,且提高二氧化硫的浓度,
故答案为:(NH4)2SO3或NH4HSO3;制得氮肥;提高SO2的浓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反应过程中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S→SO2
B.Cu→Cu2+
C.Fe3+→Fe
D.AgNO3→AgCl
参考答案:A、S→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故A错误;
B、Cu→Cu2+中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则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
C、Fe3+→Fe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则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转化,如加入Zn,故C正确;
D、AgNO3→AgCl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硝酸银与盐酸发生反应即可实现转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F2+2H2O=4HF+O2
B.Cl2+H2O=HCl+HClO
C.Ca(ClO)2+H2O+CO2=CaCO3↓+2HClO
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参考答案:A、F、O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氯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利用了盐酸的氧化性的是( )
A.用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B.用盐酸除铁锈
C.用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参考答案:A.用盐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发生2HCl+Fe=FeCl2+H2↑,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则盐酸表现为氧化性,故A正确;
B.用盐酸除铁锈,生成氯化铁和水,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盐酸表现为酸性,故B错误;
C.盐酸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为酸碱的中和反应,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盐酸表现为酸性,故C错误;
D.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叫做酸
B.实验测得1mol某气体体积为22.4L,测定条件一定是标准状况
C.虽然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SO2不是电解质
D.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能电离出氢离子,属于盐,故A错误;
B.由pV=nRT可知,不是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可能占有22.4?L体积,如:1?mol任何气体,当压强小一点,温度低一点可能占有22.4?L体积,故B错误;
C.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SO2自身不能电离,SO2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
D.有单质参加的化学反应,有的是同一元素不同单质间的转化,如3O2?一定条件?.?3O3,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