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制氨气 
B.吸收HCl 
C.配制稀硫酸 
D.用KMnO4溶液滴定 
 
	        2、实验题  (10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Ⅰ.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
(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
(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字母):__________。
| 名称 
 | 托盘天平(带砝码) 
 | 小烧杯 
 | 坩埚钳 
 | 玻璃棒 
 | 药匙 
 | 量筒 
 | 
| 仪器 
 |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d 
 | e 
 | f 
 | 
Ⅱ.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  温度 实验次数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温度差平均值 (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 
| 2 
 | 27.0 
 | 27.4 
 | 27.2 
 | 31.2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则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3、选择题  下列针对甲、乙、丙、丁四种实验及装置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甲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可用于碘水中碘的萃取及分液
C.用丙图示的方法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从①进气可收集NO;从②进气可收集NH3
 
	        4、选择题  下列反应不需要水浴加热的是
A.苯与溴的取代反应
B.苯的硝化反应
C.酚醛树脂的制备
D.乙醛的银镜反应
 
	        5、实验题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 酸。
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
(2)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写仪器名称);
(3)经计算,配制100 mL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mL,量取硫酸时应选用?mL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mL
(4)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操作为?
若在稀释过程中,少量浓硫酸不慎沾在手上,处理方法为?
(5)对所配制的 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
稀硫酸进行测定,发现其浓度大于1 mol·L-1,配制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可能引起该误差的原因?。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取浓硫酸?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C.将稀释后的稀硫酸立即转入容量瓶后,紧接着就进行以后的实验操作
D.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E.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F.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