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其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盐溶液中含SO42-等杂质,不能用于除去SO42-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a. Ba(OH)2? b.Ba(NO3)2? c. BaCl2? d. Na2CO3
(2)实验制备碳酸氢钠用到下列装置:

①实验装置中各接口的连接是d接____,e接_____,c接f。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②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瓶g内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碳酸氢钠制备纯碱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仪器除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
(4)用图电解饱和NaC1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12和H2。

①反应中生成的C12从_______(填“A”或“B”)放出,检验C12所用试剂(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长时间电解后,向电解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并未变红色,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参考答案:(14分)(1)bd(2分) (2)①b? a(2分);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显碱性,增大CO2的吸收量,增大HCO3-的浓度(2分)?②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分) ③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坩埚、坩埚钳(1分)(未答出坩埚钳不给分)
(4)①B(1分);淀粉碘化钾溶液或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1分)
②电解生成的氯气会与NaOH充分反应,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NaClO和H2。NaClO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2分)
本题解析:(1)由于在除杂时不能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食盐溶液中含有SO42-等杂质,可以选择氢氧化钡或氯化钡,而不能选择硝酸钡或碳酸钡,答案选bd。
(2)①根据装置特点可知,A装置是制备碳酸氢钠的,B装置是制备CO2的,C装置是制备氨气的,D装置是吸收多余的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氨气要通过a口通入到装置A中,所以正确连接顺序是d接b,e接a,c接f。由于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显碱性,增大CO2的吸收量,从而增大HCO3-的浓度,便于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②铵盐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氨气,可以通过检验氨气来检验NH4+,所以正确操作是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由于盐酸易挥发,所以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而氯化氢能和氨气反应,所以小于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气体,因此瓶g内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生成碳酸钠,而固体加热需要在坩埚中进行,所以还缺少的仪器是坩埚和坩埚钳。
(4)①根据装置图可知,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做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生 成氯气,所以氯气在B电极生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色,据此可以检验氯气,因此检验C12所用试剂(用品)是淀粉碘化钾溶液或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②由于电解生成的氯气会与NaOH充分反应,因此长时间电解后会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NaClO和H2。NaClO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2和氨气的制备;仪器的选择;NH4+和氯气的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有关判断等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d为阴极、c为阳极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N2、、HCl、NO2等气体
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NH3和HCl不溶于CCl4)并可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不能鉴别AgNO3、BaCl2、Na2CO3、MgCl2四种溶液(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是(? )
A.盐酸、硫酸
B.盐酸、NaOH溶液
C.氨水、硫酸
D.氨水、NaOH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D
A、盐酸鉴别出AgNO3、Na2CO3,再用硫酸鉴别出BaCl2、MgCl2?B、盐酸鉴别出AgNO3、Na2CO3,再用NaOH溶液鉴别出BaCl2、MgCl2? C、氨水鉴别出AgNO3、MgCl2,再用硫酸鉴别出BaCl2、Na2CO3? D、无法全部鉴别出,氨水鉴别出AgNO3、MgCl2,NaOH溶液无法鉴别出BaCl2、Na2CO3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为了测定酶的专一性,我们做如下实验:
①用清水 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过毒的脱脂棉,用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收集到小烧杯中;
②稀释;
③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做如下操作:向试管1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加入稀释唾液2 mL, 向试管2注入蔗糖溶液2 mL,加入稀释唾液 2 mL;
④轻轻振荡并保持试管的下半部分浸入 37℃温水中10 min;
⑤加入2 mL Cu(OH)2悬浊液;
⑥将试管下半部分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煮沸5~10 min;
⑦10 min后1号试管中有红色沉淀 (Cu2O)生成。
请回答:
(1)为什么要将试管的下半部分浸到37℃的温水中______________?
(2)对步骤⑦,说明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
(3)比较试管1、2的最终现象,本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使酶具有最高的催化效率。
(2)nH2O+ 2( C6 H10O5)n→nC12H22O11,Cu(OH)2悬浊液与麦芽糖作用生成Cu2O红色沉淀。
(3)2号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酶有专一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表中对实验操作、现象的描述及对应的解释、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现象
| 解释、结论
|
A.
|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
|
B.
| 往某氯化物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 该氯化物是AlCl3
|
C.
| 将10ml某pH=3的HA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所得溶液pH=3.8
| HA是弱酸
|
D.
| 往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至pH=9时,开始出现沉淀[已知Mg(OH)2的Ksp=5.6×10-12]
| 原溶液中 c(Mg2+)=5.6×10-2mol·L-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铜和冷的浓硫酸不反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反应; B.往某氯化物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氯化物还可能为镁离子; D.c(Mg2+)= =5.6×10-2mol·L-1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