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模拟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氯化铁水解显酸性,加入盐酸,抑制水解,所以与水解有关,不选A;B、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没有水解,所以选B;C、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降低浓度,水解生成的物质少,所以与水解有关,不选C;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与氯化铝反应,是双水解,与水解有关,不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常温下,取0.3 mol/L HY溶液与0.3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不计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溶质应该为NaY,浓度应该为0.15mol/L,但是最后溶液显碱性,说明发生了水解。A选项错误,由pH值计算得到氢离子的浓度为1×10-9 mol/L,则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应该为1×10-5 mol/L。B选项由于NaY发生水解,则c(Y-)<c(Na+),错误。C选项正确,此等式为质子守恒。D选项最后溶液体积为原来的两倍,钠离子的浓度应该是原来的一半,则为0.15mol/L。
考点:盐类的水解
点评:本题涉及到了一个难点知识盐类的水解,学生在做题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有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盐类水解中的三个守恒关系的判定,这些需要学生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00mL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多少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aCl2 ②CH3COONa ③NaCl ④Na2CO3
A.①>④>③>②
B.①>④>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氯化钙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2=0.02mol。②醋酸钠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0.01mol,又因为醋酸根水解,故小于0.01mol。③氯化钠中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1L×0.1mol/L=0.01mol。④碳酸钠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L×0.1mol/L=0.01mol,由于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故大于0.01mol。故①>④>③>②。
考点:盐类水解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定温度下,向300 mL l 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bmol 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入CO2过程中溶液中的Kw减小
B.b=0.3与b=0.15时,所得溶液中的微粒种类不相同
C.当b=0.2时,所得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关系为:c(HCO3一)>c(CO32-)>c(OH-)>c(H+)
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存在:c(Na+ )+c(H十)=c(HCO3-)+c(OH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通入二氧化碳的过程中,Kw不变,错误;B、b=0.3和b=0.15时,所得溶液不同,但溶液中的微粒的种类完全相同,都是含有Na+、HCO3一、CO32-、OH-、H+、H2O、H2CO3,错误;C、30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通入0.15mol二氧化碳时,生成碳酸钠,当通入0.2mol二氧化碳时,则生成0.1mol碳酸钠和0.1mol的碳酸氢钠,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是c(HCO3一)>c(CO32-)>c(OH-)>c(H+),正确;D、当恰好生成NaHCO3时,溶液中仍存在Na+、HCO3一、CO32-、OH-、H+,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c(Na+ )+c(H十)=c(HCO3-)+c(OH一)+2 c(CO32-),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中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关系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经加热浓缩,蒸干灼烧仍能得到原物质的是( )
A.FeC13
B.Ca(HCO3)2
C.Na[Al (OH)4]
D.Na2SO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FeC13溶液中存在FeC13的水解平衡,加热平衡正向移动,产物盐酸挥发,导致平衡右移直至水解完全,生成氢氧化铁,灼烧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错误; B、Ca(HCO3)2受热分解成碳酸钙,错误;C、Na[Al (OH)4]溶液蒸干灼烧仍能得到原物质,正确;D、Na2SO3在空气中加热会被氧气氧化为Na2SO4,错误。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溶液的蒸干、灼烧错误的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化学知识点整理《化学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