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计算题 可逆反应C(s)+H2O(g)
CO(g)+H2(g);△H=-Q。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答案见解析
本题解析:该反应中当温度改变使平衡移动时,每增加(或减小)1mol(或xmol)气体,气体的质量就增加(或减小)12g(或12xg)
设原平衡时气体的总质量为m(m>12x),气体总物质的量为n(n>x)。
则有?
=(m/n)
当温度升高、平衡右移后,
=(m+12x)/(n+x)?
当温度降低、平衡左移后,
=(m-12x)/(n-x)
(1)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时:
[(m+12x)/(n+x)]-(m/n)=[x(12n-m)]/[n(n+x)]
讨论:
①若m>12n,则12n-m<0?
减小;
②若m=12n,则12n-m=0?
不变;
③若m<12n,则12n-m>0?
增大。
(2)温度降低平衡左移时:
讨论:
①若m>12n,则12n-m<0?
增大;
②若m=12n,则12n-m=0?
不变;
③若m<12n,则12n-m>0?
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1分)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5。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5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AX3(g)+X2(g)
AX5(g)在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起始时AX3和X2均为0.2 mol。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列式计算实验a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 。
②图中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v(AX5)由大到小的次序为 (填实验序号);与实验a相比,其他两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及判断依据是:b 、c 。
③用p0表示开始时总压强,p表示平衡时总压强,α表示AX3的平衡转化率,则α的表达式为 。
参考答案:(1)AX3(l)+X2(g) = AX5(s) ΔH=-123.8KJ·mol-1
(2)①
②bca(2分) b、加人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c、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
③α=2(1-p/p0)
本题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室温时AX3为液态,AX5为固态。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lmol AX5,放出热量123.8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X3(l)+X2(g) = AX5(s) ΔH=-123.8KJ·mol-1;(2)①根据题给信息和图像知,开始时no =" 0.4" mol,总压强为160 kPa,平衡时总压强为120 kPa,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则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30mol,利用三行式分析,设转化的AX5的物质的量为x
AX3(g) + X2(g)
AX5(g)
起始量(mol) 0.20 0.20 0
平衡量(mol) 0.20 -x 0.20 -x x
(0.20-x)+(0.20-x)+x = 0.30,解得x = 0.10
则v(AX5)=
;
②从图中观察平衡的时间(tb<tc<ta),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为b>c>a;b组的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没有改变说明是加人了催化剂;c组的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说明是温度升高。③用三行式分析:
AX3(g) + X2(g)
AX5(g)
起始量(mol) 0.20 0.20 0
变化量(mol) 0.20α 0.20α 0.20α
平衡量(mol) 0.20 -0.20α 0.20 -0.20α 0.20α
据题意有p0/p=0.4mol/(0.4—0.2?)mol,化简得α=2(1-p/p0)。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转化率的计算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00ml2mol/L的稀硫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D.加入更多锌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B
A、不正确,得不到氢气;B、正确,铜、锌、稀酸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酸浓度变稀,速度变慢; D.加入更多锌片,不能改变锌的浓度,不能加快速率。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KIO3、KHSO3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I和淀粉,不停地搅拌,有下列反应发生:
①IO3-+5I-+6H+→3I2+3H2O? ②3I2+3HSO3-+3H2O→6I-+3SO42-+9H+
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反应被称做时钟反应,有人用它来解释生物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整个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KI
B.上述两个反应中,反应速率较快的是②
C.时钟反应的快慢由反应②决定
D.“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这一现象与①②的反应速率有关
参考答案:
A.抓住催化剂的主要特征,在反应前后都有.①IO3-+5I-+6H+→3I2+3H2O? ②3I2+3HSO3-+3H2O→6I-+3SO42-+9H+
将①式×6+②×5得:6IO3-+15HSO3-?I-?.?15SO42-+3I2+9H++3H2O,KI起催化作用.故A正确;
B.当反应进行到15min时,溶液突然变为蓝色发生反应,发生反应①,随之又很快消失,很快关键词说明②的反应速率大于①;
C.蓝色是由碘分子与淀粉溶液作用的结果;该时钟反应是根据突然观测的蓝色.如果由②决定的话,正好与实验现象相反.故C错误;
D.反应①中生成碘分子,反应②中碘分子消失,反应现象“溶液突然变为蓝色,随之又很快消失”,蓝色为碘分子与淀粉溶液作用,当碘分子消失,蓝色就消失.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可逆反应进行的时间(t)和反应混合气中SO3的百分含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两条曲线为其它条件相同,分别为使用和不使用催化剂,则曲线? 表示使用了催化剂,并且从图象可知,催化剂可以? ?但不能? ?。
(2)请你再提出能增大该反应反应速率的两条措施? 和? 。
参考答案:(1)P;增大反应速率;改变反应进行的限度
(2)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