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些肾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血透,血透的原理是利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血液
B.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且不会形成致癌物,但无净水作用
C.日本大地震后,防疫人员在震区周围撒石灰,进行环境消毒,防止灾后出现疫情
D.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有编号为1、2、3、4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苯、甲苯、氯苯和二甲苯中的分别一种,现在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进行鉴别,而且每人只鉴别两瓶,告诉学生两瓶鉴别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的可以及格。四位同学的结果如下
A.1号是苯
B.2号是二甲苯
C.3号是氯苯
D.4号是甲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假设甲鉴别的“1号为甲苯”正确,则乙鉴定的“3号为甲苯”错误,“1号为氯苯”正确,但与假设矛盾,故原假设错误,可以肯定甲鉴别的“1号为甲苯”错误,而“4号为二甲苯”是正确的;
进而可判定:丁鉴定的“4号为甲苯”错误,而“2号为氯苯”是正确的;
进一步可得:丙所说的“2号为甲苯”错误,而“1号为苯”正确;
最终可确定乙所说的“3号为甲苯”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欲除去混在碳酸钠粉末中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NaOH溶液
C.加盐酸
D.通入足量的HCl气体
参考答案:A、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杂质除去,未引入新杂质,故A正确;
B、NaOH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但NaOH过量会引入新的杂质NaOH,故B错误;
C、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故C错误;
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不与HCl气体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正确答案:B
A、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液面以下;B、正确;C、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D、右侧的导管应在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验证Cu与稀硫酸在通电下能反应
B.在钥匙上镀铜
C..构成原电池
D..用于测定中和热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A.Cu作阳极,可被氧化;
B.在钥匙上镀铜,铜应作阳极;
C.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D.装置在保温桶中进行,可起到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
解答:A.验证Cu与稀硫酸在通电下能反应,Cu作阳极,可被氧化,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
B.在钥匙上镀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铜应作阳极,故B错误;
C.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故C错误;
D.装置在保温桶中进行,可起到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可用于测定中和热,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原电池、电解及其应用以及中和热的测定,侧重于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解质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