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CaCl2
B.H2O
C.NH4Cl
D.CH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与B可形成AB32ˉ离子
B.B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C的氢化物的沸点
C.单质B的晶体中含有共价键和范德华力
D.由A、D形成的一种物质可用以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参考答案: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C为硫元素、D为氯元素;
A、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可以形成CO32ˉ离子,故A正确;
B、B的氢化物为水,C的氢化物为硫化氢,因水中含有氢键,所以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B错误;
C、B为氧元素,单质为形成分子晶体,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故C正确;
D、A为碳元素、D为氯元素,由A、D形成的物质为四氯化碳,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两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a、b、c、d是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c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c<b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d
C.高温下,a单质可与c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D.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参考答案:a、b、c、d是短周期元素,由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b处于第二正确,c、d处于第三周期,a、c处于同主族,b、d处于同族.c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c为硅元素;a为碳元素,两族元素相邻,所以b为氮元素,d为磷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c>d,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d>b,所以原子半径c>b,故A错误;
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加热,所以非金属性d<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d,故B正确;
C、高温下,碳可以与二氧化硅反应置换出硅,硅C正确;
D、b为氮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3分) 四种常见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试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元素
| A
| B
| C
| D
|
性质 结构 信息
| 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
| 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
|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1, 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
| 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
|
⑴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⑵A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沸点?(填“高”或“低”),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高温下D的氧化物还原赤铁矿的方程式为可逆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⑷往C元素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可生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简要描述该配合物中化学键的成键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⑸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
”表示上述相关元素的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
”表示氢原子,小黑点“
”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则在以上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化学键的且空间构型是角形的是?(填写序号);在②的分子中有?个σ键和?个π键。
⑹已知NH4+、N4H44+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NH4+的结构式为 sup10(∣←N-,sup10(∣H(→表示共用电子对由N原子单方面提供)。 请画出N4H44+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 1s22s22p63s23p4?(1分)
⑵高,因为A的氢化物存在氢键(各1分)
⑶
?Fe2O3(s) + 3CO(g)
?2Fe(s) + 3CO2(g) K=C3(CO2)/? C3(CO)(各1分)
⑷[Cu(NH3)4]SO4(1分),中心原子与配位体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内界与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1分)⑸ ④(1分)3 (1分) 2(1分)
⑹?
(2分)
本题解析:B原子的M层有1对成对的p电子,说明M层电子数是4,所以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 ?;,
A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所以A原子L层电子数是5即是N原子,A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相邻元素氢化物沸点高,因为A的氢化物存在氢键;
D有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是CO所以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
?,高温下D的氧化物还原赤铁矿的方程式为可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s) + 3CO(g)
?2Fe(s) + 3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3(CO2)/? C3(CO)?;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Ar]3d104s1,有+1、+2两种常见化合价
所以C原子时Cu,C元素的硫酸盐溶液是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入过量A元素的氢化物水溶液是氨水,可生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NH3)4]SO4,该配合物中化学键的成键情况是中心原子与配位体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内界与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形成化学键的且空间构型是角形的是 ④;在②的分子中有3个σ键和?2个π键;已知NH4+、N4H44+的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NH4+的结构式为 sup10(∣←N-,sup10(∣H
;N4H44+的结构式是
点评:对于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先确定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即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然后将电子从能量最低的1s亚层依次往能量较高的亚层上排布,只有前面的亚层填满后,才去填充后面的亚层,每一个亚层上最多能够排布的电子数为:s亚层2个,p亚层6个,d亚层10个,f亚层14个。最外层电子到底怎样排布,还要参考洪特规则
洪特规则
从光谱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洪特规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洪特规则的第二个含义是对于同一个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全满(s2、p6、d10、f14)半满(s1、p3、d5、f7)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
配位键:一个原子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孤对电子,一方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共价键。
(2)①.配合物: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
②形成条件:a.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存在空轨道.? b.配位体具有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
③配合物的组成。
④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原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