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法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能鉴别NaCl、KCl和Na2SO4三种物质
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
C.将溴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可将溴萃取到四氯化碳中
D.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参考答案:A.NaCl、Na2SO4焰色反应都呈黄色,焰色反应不能鉴别二者,故A错误;
B.Fe3+与KSCN反应生成血红色物质,可证明,故B正确;
C.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可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故C正确;
D.硫酸钡不溶于酸,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可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请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下面的四个实验装置有三个都存在明显缺陷,其中完全正确的是______:

(2)要检验上面B装置氨气已集满的操作是______则试管已集满.
(3)ClO2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强力杀菌剂,其性质如表:
色态 | 溶于碱 | 超过1Kpa、受热或遇光 常温气体 -59-11℃ 红黄色液体 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爆炸
|
①由表可以看出:保存液态ClO2的条件是密封、______;ClO2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观察“图A”,要从NaClO2溶液制得不含结晶水的晶体,操作是蒸发结晶,控制条件是______;应控制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②工业用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拟用图B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法制取并收集液态ClO2,请模仿图B的装置图和图例,在答题卡的相应图中补充完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参考答案:(1)A.加热挥发出的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所以乙醇也能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从而导致干扰烯烃的检验,故A错误;
B.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易溶于水,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氨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蒸馏分离混合物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而不是混合溶液温度,故C错误;
D.乙醇和浓硫酸在170℃条件下制取乙烯,温度计测量混合溶液温度,故D错误;
故选B;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氨气和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所以可以用浓盐酸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其检验方法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故答案为:取用水湿润的pH试纸(或红色石蕊试纸,或粘有浓氨水的玻棒)靠近b管口,若试纸变红;
(3)①二氧化氯的熔点较低,易挥发,所以二氧化氯要密封且低温避光保存;
二氧化氯和碱反应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同时还生成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lO2+2OH-═ClO2-+ClO3-+H2O;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常压在略高于38℃时蒸发留在母液中的NaClO2太多,只有减压时蒸发,在略高于38℃时水分挥发多一些、母液少一些;
根据图象知,当温度略高于38℃时析出氯酸钠晶体,所以蒸发结晶析出氯酸钠晶体时,温度控制在略高于(或大于)38℃,
故答案为:低温避光;2ClO2+2OH-═ClO2-+ClO3-+H2O;减压蒸发;略高于(或大于)38℃;
②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所以要用温度计控制混合溶液温度,二氧化氯常温下是气体,其熔点较低,要使其变为液体,应该采用冰水混合物冷却,二氧化氯有毒不能直接排空,所以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所以该装置图为
,
故答案为: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入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其作用是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储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填字母)。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NaOH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4)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_________,而D 中则是由于_________。
(5)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与一定体积18 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铁粉
b.BaCl2溶液
c.银粉
d.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1)
(2)NaOH溶液;吸收SO2气体
(3)广口瓶B中液体被压入到漏斗中;d
(4)SO2 与NaOH反应,消耗NaOH? ;SO2具有漂白性
(5)①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而稀硫酸不与铜发生反应 ②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下列除杂提纯的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②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③除去CaCl2中的少量CaCO3: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无气泡产生
④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O2: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2)写出上述方法可行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②______.
参考答案:(1)①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引入新的杂质NaCl,应加入碳酸钡,利用沉淀的转化除去,故①错误;
②铜和盐酸不反应,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镁,可除去杂质,故②正确;
③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故③正确;
④在加热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①④;
(2)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Mg+2HCl=MgCl2+H2↑;CaCO3+2HCl=CaCl2+H2O+C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利用右图1装置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B.利用右图2装置模拟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
C.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溶液浑浊
D.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利用右图1装置定性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B.利用右图2装置模拟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必须把外接电源的正负极换换才可以;
D.用HNO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不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导电性和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和导电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