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①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②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③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④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原因是铜被钝化.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可以保存在钢瓶中;
⑦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
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参考答案:①氯气和烧碱、石灰乳都能生成次氯酸盐,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正确.
②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逸出的气体是氧气,故错误.
③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硫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二氧化碳,所以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正确.
④正常雨水的PH=5.6,酸雨的PH值小于5.6,故错误.
⑤室温下,浓硫酸与铜片不反应,故错误.
⑥氯气易液化,液氯中不含氢离子,导致不和铁反应,所以可以保存在钢瓶中,故正确;
⑦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发生钝化现象,所以浓硫酸可以用铝制容器盛放,故正确;
⑧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后,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是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和浓盐酸反应但不和稀盐酸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盐酸洗涤,故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传统饮用水常以氯气为消毒剂。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在英国某城调查发现,儿童白血病发病率高的诱因源于饮用氯气消毒的饮用水。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氯气作用于正常细胞使之失去输氧能力
B.人体内Cl-浓度增大,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C.氯气有毒,杀死正常细胞,但不杀灭癌细胞
D.氯气作用于水中的有机物,生成有机氯化物而致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作用,但Cl2也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致癌物CHCl3等,如今Cl2逐渐被二氧化氯(ClO2)、臭氧(O3)等代替。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下列溶液分别加入到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中,会产生沉淀的是
[? ]
A.AgNO3溶液?
B.NaNO3溶液?
C.NaCl溶液?
D.K2SO4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雾
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阴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
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 91exam.org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对各物质性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性质 | 原因 A 氯水的漂白性 氯气的强氧化性 B 明矾用来净水 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C 苯燃烧有浓黑的烟 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 D 加热铝箔,熔化的铝不滴落 铝表面的氧化膜熔点高,包在熔化的铝外面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氯水的漂白性是因为:Cl2+H2O=HCl+HClO,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故A错误;
B.明矾净水原理是硫酸铝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离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净水,故B正确;
C.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最明亮并且产生浓黑烟说明该有机物含碳量大,苯燃烧有浓黑的烟,说明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故C正确;
D.铝箔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氧化铝,加热时,表面的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包住了里边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D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