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分离、提纯》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5 16:44: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10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Ⅱ所示。
 (1)图Ⅰ、Ⅱ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与实验Ⅰ相比,实验Ⅱ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 A.Ⅱ比Ⅰ复杂 B.Ⅱ比Ⅰ安全 C.Ⅱ比Ⅰ难操作 D.Ⅱ可以做到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而Ⅰ不行
| (2)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应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 (3)某同学将质量为m1的NaHCO3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条件,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生成的Na2CO3的质量为?。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 ?。
参考答案:(1)D(2分) (2)NaHCO3(2分) (3)2NaHCO3 Na2CO3+H2O+CO2↑(2分)? (2分) (4)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适量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O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自来水蒸馏实验中,下列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2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到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 C.冷水应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 D.收集到的液体取少量滴入硝酸银和稀硝酸,无明显现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 A.2 mol CH4 B.3 mol NH3 C.4 mol H3PO4 D.5 mol H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2molCH4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5=10mol; B、3molNH3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4=12mol; C、4molH3PO4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8=32mol; D、5molH2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2=10mol; 所以3molH3PO4含有的原子最多. 故选:C。 考点: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 点评:考查物质中原子数目计算,难度较小,注意物质中原子数目与物质的物质的量及物质分子含有的原子数目有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KNO3中的NaCl杂质-------结晶、重结晶 B.除去食盐中的泥沙---溶解、过滤 C.除去KCl中的K2CO3--------加适量硫酸 D.除去碘水中的水-------用CCl4萃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现有一盛有无色固体物质M的试剂瓶,标签已破损(见图)。已知硫酸、盐酸、硝酸等是强酸,碳酸、氢硫酸、亚硫酸、醋酸等是弱酸,烧碱、苛性钾等是强碱,一水合氨等是弱碱。由强酸与强碱组成的正盐呈中性,由强酸弱碱组成的正盐呈酸性,由弱酸强碱组成的正盐呈碱性。
 (1)若M的水溶液为中性,则实验室检验M中阴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M的水溶液呈碱性,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3)若M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另一种物质,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比M增加了16,则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M的水溶液呈碱性,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腐卵臭气味的气体,则M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过量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a2++SO42- BaSO4↓(1分)?(2)CO2?(1分) (3)Na2SO3?(1分)?(4)2H2S+3O2 2SO2+2H2O?(2分)
本题解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可知,如果该溶液呈现中性,则一定是强酸的钠盐,含有2个钠离子,所以应该是硫酸钠。检验SO42-的方程式是Ba2++SO42- BaSO4↓。 (2)若M的水溶液呈碱性,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这说明该化合物一定是弱酸的钠盐,应该是碳酸钠,生成的气体应该是CO2。 (3)若M置于空气中易被氧化为另一种物质,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比M增加了16,则相当于是增加1个氧原子,所以该化合物应该是亚硫酸钠。 (4)若M的水溶液呈碱性,加入过量盐酸后产生腐卵臭气味的气体,这说明该钠盐应该是硫化钠,生成的气体是H2S,H2S燃烧的方程式应该是2H2S+3O2 2SO2+2H2O。 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已知信息的提炼、归纳、总结和应用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在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