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Na3N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是由______键形成的,其中两种粒子的半径关系是:Na+______N3-(填“>”、“=”或“<”).
参考答案:氮化钠是离子晶体,由钠离子和氮离子构成,所以钠离子和氮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钠离子和氮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钠离子原子序数大于氮离子,所以离子半径为钠离子<氮离子,故答案为:离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4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本题解析: (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
(3)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l(aq)+NaOH(aq)=H2O(l)△H="-57.3" kJ?mol-1,故答案为:HCl(aq)+NaOH(aq)=H2O(l)△H="-57.3" kJ?mol-1;
(4)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
考点:中和热的测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关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B.过氧化氢分子既含有非极性键又含有极性键
C.过氧化氢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D.过氧化氢分子只含有非极性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反应
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 g C(s)与一定量
(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2 mol C(s)与足量
(g)反应生成
(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D.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已知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和2H2(g)+O2(g)===2H2O(g) ΔH=-484 kJ·mol-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转化为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ΔH=-566 kJ·mol-1
B.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CO2(g) ΔH=-283 kJ·mol-1
C.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1mol 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242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