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放电时SO42-向Al电极移动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当析出1?mol?Ag时,消耗铜电极32?g
参考答案:A.该原电池中,铝易失去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向负极铝移动,故A正确;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易失去电子而作负极,镁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故B正确;
C.该原电池中,铁易失去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C错误;
D、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作电源,铜作负极,铝作正极,用石墨电极来电解硝酸银溶液,当析出1molAg时需银离子得到1mol电子,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知,转移1mol电子需要消耗铜电极32g,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为;1、两个活动性的材料作电极;2、要有电解质溶液;3、要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是应用电解原理防止金属的腐蚀
B.CO的标准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 ΔH=+566.0 kJ·mol-1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某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测定该溶液pH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应该是原电池原理,不正确。C不正确,应取决于△G=△H-T·△S是否小于0,C正确。D中试纸不能润湿,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右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电极用导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当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池发生了原电池反应
B.Mg是正极
C.乙烧杯中可以用乙醇代替氢氧化钠溶液,电流表仍会偏转
D.甲池pH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