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
①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浓H2SO4稀释?④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
⑤H2在Cl2中燃烧 ?⑥弱酸电离?⑦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A.②③④⑤
B.①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汽化小于吸热,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浓硫酸稀释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气在氯气着燃烧放热,电离是吸热的,反应⑦是吸热反应,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25℃、
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
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为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两个反应方程式相减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则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且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吸热,故B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55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参考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器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
(5)偏小
本题解析:(1)从实验装置上看,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
(2)中和热测定重点是保温,所以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偏小;
(4)改用55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则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加,所以放出的热量增加,因此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一水合氨是弱碱,反应时需要吸收热量用于一水合氨的电离,所以,测得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数值会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区别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
A.化合物水溶液的导电性
B.在水中化合物的溶解度
C.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D.化合物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反应生成能电离的物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强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完全或基本完全电离;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科学家们已经陆续从病死的家禽和候鸟体内分离到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一种RNA病毒),现在若生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禽流感的抗体,请根据下面的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A细胞是小鼠骨髓瘤细胞,则B细胞是取自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体内的?细胞,d过程的常用诱导方法是____________(写出两种方法)。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________种类型的C细胞,因此需要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D细胞用于培养。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在进行细胞培养时,一般要满足以下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的两项)
(4)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生物工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请列举两项相关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聚乙二醇(PEG)、灭活的病毒?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3?(1分)?既能无限增值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杂交瘤细胞
(3)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温度和PH、气体条件(任选两项)
(4)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