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氯化钠和硫酸,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时,根据反应产物,电解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阴极只析出氢气
B.阳极先析出氯气后析出氧气
C.电解最后阶段为电解水
D.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增大,最后pH为7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右图所示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NaBr3
Na2S4+3NaBr。闭合开关K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mL
B.负极反应为4Na
4e-=4Na+
C.闭合K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K后,a电极上有产生氢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闭合开关K后,b极附近先变红,说明有OH-生成,即b为阴极,放出氢气,而与阴极相连的电极为负极,所以电极B为负极,闭合开关后,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Na2S2-2e-
2Na++Na2S4,故B、C、D均错误;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说明有0.01mol电子发生转移,b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2H2O-2e-
2OH-+H2,标准状态下,1molH2的体积为22.4L/mol,故当有0.01mol电子转移时,共生成112mlH2。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22分)如下图所示,A、B、C三个装置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的CuCl2溶液。

(1)A、B、C三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_。
(2)A池中Zn是_____________极, Cu极发生_____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溶液中c(Cu2+)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B池中C棒发生_________反应,电极反应为_________。B 池中的总反应为_ __。
(4)C池中Zn极的反应现象为 _____________。Cu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溶液中c(Cu2+)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A(2)负 还原反应 Cu2++ 2e-="Cu" 变小(3)Cu2++ 2e-=Cu CuCl2
Cu+ Cl2↑ (4)有红色物质生成 Cu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