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表面镀铜的铝件浸入某种酸中后快速提出,可除去镀层而不损坏铝件.可选用的酸是
A.浓硫酸
B.盐酸
C.稀硝酸
D.浓硝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选择的试剂能与铜反应而除去,并保证铝不能反应.并结合铜、铝的性质选择.
解答:A、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但加热条件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不能钝化,故A错误;
B、浓盐酸与铝反应,铜不能反应,故B错误.
C、稀硝酸既与铜反应也与铝反应,故C错误;
D、铜与浓硝酸反应,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以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为载体,考查铜、铝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钝化应为常温,常见的酸有浓硫酸、浓硝酸,常见的金属有铁、铝.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储存浓H2SO4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体现了浓硫酸的
[? ]
A.脱水性和吸水性?
B.吸水性和酸性
C.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D.不挥发性和酸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 )
A.CO2
B.NH3
C.SO2
D.HCl
参考答案:A.CO2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A不选;
B.NH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B选;
C.SO2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不选;
D.HC1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故D不选.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盛放AgNO3溶液应用棕色试剂瓶,是因为AgNO3见光易分解
B.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C.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D.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参考答案:A、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氧气,所以盛放AgNO3溶液应用棕色试剂瓶,故A正确;
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但氯气没有漂白性,故B错误;
C、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铜反应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但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所以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后和铜不反应,铜和浓硫酸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mol,故C错误;
D、常温下,浓硫酸和铝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的进一步的反应,所以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发生了钝化现象,而不是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1)在一个白色点滴板的二个孔穴中分别加入火柴梗、少量CuSO4?5H2O.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滴到火柴梗上,火柴梗变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性.
浓硫酸滴入CuSO4?5H2O中,胆矾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性.
(2)为探究Fe3+能转化为Fe2+,实验室提供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FeCl3溶液、0.1mol?L-1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请你就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完成以下填空:
取少量______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充分振荡后静置,滴加1至2滴______,无明显变化,说明Fe3+已转化为Fe2+.
参考答案:(1)浓硫酸使火柴梗变黑,是因其具有脱水性,使火柴梗中的有机物中的H、O以水的形式脱出,只留下黑色的碳;滴入CuSO4?5H2O中变白,是因其具有吸水性,将晶体中的水吸收,故答案为:黑;脱水;变白;吸水;
(2)由2FeCl3+Fe═3FeCl2,及亚铁离子遇KSCN溶液不变色可知,取少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反应后静置,滴加KSCN溶液,无现象,则说明Fe3+已转化为Fe2+,故答案为:FeCl3;铁粉;KSCN溶液.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