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随着不断向化工、石油、电力、海水淡化、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推广,钛金属日益被人们重视,被誉为“现代金属”和“战略金属”,是提高国防装备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工业主要以二氧化钛为原料冶炼金属钛。
Ⅰ.二氧化钛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备:
方法1:可用含有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Ti元素化合价为+4价)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

(1)由滤液获得绿矾晶体的操作过程是?。
(2)甲溶液中除含TiO2+之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3)已知10kg该钛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6%,能够得到绿矾晶体22.24kg,试计算最少加入铁粉的质量。
方法2: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此方法制备得到的是纳米二氧化钛。
(4)①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
Ⅱ.二氧化钛可用于制取钛单质
(5)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如下: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成功需要的其他条件及原因是?。
参考答案:
(1)冷却、结晶、过滤
(2)Fe3+ 、Fe2+
(3)1.12kg
(4)①TiCl4 + (x+2)H2O(过量)
TiO2·xH2O↓ + 4HCl
②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
(5)
?稀有气体保护,防止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本题解析:(1)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SO4,要从中得绿矾晶体的操作过程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最后过滤即得到固体就是绿矾。(2)钛铁矿中含有Fe2O3当加入过量的硫酸溶解时,Fe2O3与硫酸反应产生Fe2 (SO4)3,因此该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Fe3+ 、Fe2+、TiO2+、H+。则除含TiO2+之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3+ 、Fe2+。(3)钛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33.6%×10kg=3.36Kg.绿矾晶体22.24kg中含有的Fe元素的质量为22.24kg×(56÷278)=4.48Kg.所以加入的Fe元素的质量为4.48Kg-3.36Kg="1.12Kg." (4)①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 + (x+2)H2O(过量)
TiO2·xH2O↓ + 4HCl. ②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Cl-已除净。(5)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可得反应的方程式为
。因为Mg及反应产生的Ti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为防止在高温下它们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该反应成功需要在稀有气体的环境中进行。2的制取方法及以TiO2为原料制取钛单质的反应原理、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反应条件的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7分)(2012?广东)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 ,操作Ⅱ为 ? .
(2)无色液体A是 ?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_________ _________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
②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
| 生成白色沉淀
| 滤液含Cl﹣
|
③
| 干燥白色晶体, _________
| _________
|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 ,计算结果为 ?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分液,蒸馏(2)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3)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4)
×100%;? 96%
本题解析:(1)依据流程分析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2)依据分离试剂和过程可知,有机相中主要是为反应的甲苯,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结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产物和流程中分离步骤分析,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依据苯甲酸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先检验苯甲酸的检验再检验氯化钾的存在;
解:(1)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所以操作Ⅰ是分离出有机相甲苯,用分液方法得到;操作Ⅱ是蒸馏的方法控制甲苯沸点得到纯净的甲苯液体;故答案为:分液,蒸馏;
(2)依据流程和推断可知,无色液体A为甲苯,检验试剂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故答案为: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
(3)通过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氯化钾可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利用苯甲酸的溶解度特征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利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离混合物,得到晶体后通过测定熔点判断是否为苯甲酸;
故答案为: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
结论
①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滤液含有Cl﹣
③
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
熔点为122.4℃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4)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苯甲酸是一元弱酸和氢氧化钾1:1反应,所以物质的量相同,注意溶液体积变化计算样品中 苯甲酸的物质的量,计算质量分数;样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
×100%=96%;
故答案为:
×100%;? 96%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分析判断,物质分离条件,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的理解应用,物质成分的实验设计方案、步骤、试剂,样品纯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见下表。欲用一种试剂甲来检验其溶液中的离子X,在同时有离子Y存在时,此检验仍可进行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
?
| 试剂甲
| 离子X
| 离子Y
|
A
| HCl.Ba(OH)2
| CO32-
| HCO3-
|
B
| NH3 .H2O
| Al3+
| Mg2+
|
C
| AgNO3
| I-
| Cl-
|
D
| NH4SCN,氯水
| Fe2+
| Fe3+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可以用Ba(OH)2来检验CO32-,但HCO3- 不能存在,错误;B.有离子Y:Mg2+,检验,不能存在,错误;C.AgI是黄色沉淀,AgCl是白色沉淀,Y:Cl- 不干扰它的检验,正确;D.Y:
Fe3+干扰检验,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0.4L?1mol/L的FeCl3和1L?2mol/L的KCl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A.1:5
B.3:2
C.1:2
D.1:2.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知,1mol/L的FeCl3和 2mol/L的KCl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3mol/L、2mol/L,所以浓度之比是3:2,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 )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
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