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操作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是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萃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海水淡化海水就是将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除去的过程,可根据淡化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利用蒸馏法控制水的沸点100°C,使水变为蒸气通过冷凝得到蒸馏水,能使海水淡化,故A正确;
B、蒸发,加热蒸发是把水从海水中分离出来,需要再冷却才得到纯净的水,故B错误;
C、通过过滤不能把水中的氯化钠等物质除去,不能使海水淡化,故C错误;
D、对于微溶于水的有机物,利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层后,可用萃取法,水中没有微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出现分层,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淡化的方法,淡化海水的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为蒸馏法和淡化膜法.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6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根据要求填空:
物质
| 杂质
| 选用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FeCl2溶液
| FeCl3
| ?
| ?
|
SiO2
| Al 2O3
| ?
| ?
|
Fe2O3
| Al 2O3
| ?
| ?
参考答案:(6分每空1分)铁粉: Fe +2 Fe3+ =3Fe2+;盐酸:Al 2O3+ 6H+ = 2Al3+ + 3 H2O ; NaOH溶液: Al 2O3+2OH? ="2" AiO2?+ H2O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07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将来科学家要在月球上进行科学研究,下列实验操作中在月球表面难以完成的是 [? ] A.蒸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16分)铜陵有色股份有限公司电线电缆厂属国家电线电缆、绕组线行业专业生产厂。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 2CuSO4+2H2O ) ,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
 (1)甲方案的①、③两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①?;③?。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3)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 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粉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 请提出你的想法:?。 (4)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质量分数为36.8%,问每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g,需水?mL(水的密度为1.0g/mL ) ,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是如何操作的:?。
参考答案:(1)2Cu+O2 2CuO? Fe+CuSO4=FeSO4+Cu;(每个l分,共2分) (2)乙(l分)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将Cu完全置换出来,(2分)将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2分) (4)水污染或环境污染;(1分) (5)4900(2分)3060(2分)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2分)
本题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可以得出(1)、 (2)、 (3) 、(4)的答案。 (1)2Cu+O2 2CuO;Fe+CuSO4=FeSO4+Cu;; (2)乙;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3)将Cu完全置换出来;将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 (4)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5)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xg,则xg×36.8%=1000mL×1.84g/mL×98%,x=4900:其中浓硫酸的质量为1840g,所以需加水3060g。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同学对未知物A盐的水溶液进行了鉴定,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现对A、B、C、D作出的如下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盐A一定是FeBr3? B.浅黄色沉淀B是AgBr C.滤液C中一定含Fe3+? D.D溶液中有Fe(SCN)3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浅黄色沉淀应该是是溴化银,B正确;溶液显血红色,说明C中含有铁离子,C、D正确。但由于在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铁离子,因此A是错误的,答案选A。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