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胶体》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11-11 01:05: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可以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B.氧化还原反应中都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 C.纳米材料也是一种胶体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形成的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能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故A错;B、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也可能有多种元素化合价升高,故B错误.C、纳米材料只是分散质,它分散在分散剂中才是胶体,故C错误.D、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是粒子的直径大小,粒子直径为l~100nm之间的为胶体,胶体粒子对光散射形成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电解质,氧化还原反应,胶体的定义和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现配制100mL 0.01mol?L-1 FeCl3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 ,配制过程中除需用FeCl3固体、蒸馏水外,还需要的试剂有 。将已配制好的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煮沸一段时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 b.向该液体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c.将该液体进行过滤,可得到红褐色固体 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 (2)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用镁条引燃Fe3O4粉末和铝粉的均匀混合物,使其充分反应。 ①向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所得剩余固体中除铁外还含有的固体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已知:3Fe(s)+2O2(g)=Fe3O4(s) △H=?1118 kJ·mol-1 2Al(s)+3/2O2(g)=Al2O3(s) △H=?1675.7 kJ·mol-1 则铝与Fe3O4发生反应生成铁和Al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1)100mL容量瓶、玻璃棒 盐酸 Fe3++3H2O=Fe(OH)3(胶体)+3H+ a、d (2)①Al、Al2O3 ②8Al(s)+3Fe3O4(s)=4Al2O3(s)+9Fe(s) △H=?3348.8 kJ·mol-1
本题解析:(2)①向充分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故一定有铝剩余,故除铁外Al、Al2O3②由盖斯定律可得 8Al(s)+3Fe3O4(s)= 4Al2O3(s)+9Fe(s) △H=?3348.8 kJ·mol-1 考点:考查反应热计算、盖斯定律、溶液配制、胶体等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能发生电泳现象,氢氧化铁胶体向阴极移动是因为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B.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至0℃时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 C.两沉淀相比较,若Ksp(A)>Ksp(B),则B的溶解度更小 D.1molNa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
参考答案:A、胶体能发生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分散系,故A错误; 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室温时饱和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冷却至0℃时不会放出一些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C、根据溶度积常数比较二者的溶解度,两种难溶电解质必须结构相似,否则没有可比性,故C错误; D、NaHSO4晶体中含有的阳离子是Na+离子,阴离子是HSO4-离子,1molNa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2NA,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