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填空和回答问题。

(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乙)的烧杯中冷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丙)的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进行此实验时,烧杯内的橡皮塞最好用铝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这是因为___________,装置(丙)的烧杯中使用倒置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NaBr+MnO2+3H2SO4
2NaHSO4+MnSO4+Br2↑+2H2O?冷凝Br2?吸收HBr、Br2
(2)Br2腐蚀橡胶,减小橡胶与溴接触。即使丙中溶液被压进漏斗,因漏斗立即脱离液面,在重力作用下漏斗内少量溶液又落下,因此能防止倒吸
本题解析: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能把HBr氧化成单质Br2,Br2能腐蚀橡胶,故橡胶用铝箔包好。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B中装的是无水硫酸铜)

(1)装置A的作用是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
(3)①装置B的作用是?,现象是?。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装置E的作用是?。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与?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试剂。
参考答案:(1)MnO2+4HCl
MnCl2+Cl2↑+H2O(2分)
(2)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2分)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白色变蓝色(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②氯气无漂白性,氯
水有漂白性(2分)?③吸收氯气(2分)?④Ag-+Cl-=AgCl↓(2分)
(4)E? F (2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氯气为载体,综合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氯气的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
(1)实验室制取氯气一般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生成,方程式为MnO2+4HCl
MnCl2+Cl2↑+H2O。
(2)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而二氧化锰是不能氧化稀盐酸的,所以实际生成的氯气总是小于理论值。
(3)①无水硫酸铜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因为硫酸铜吸水即变成蓝色的胆矾。
②氯气的漂白是靠次氯酸实现的,所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说明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
③由于F是用来检验氯化氢的,而氯气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在通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除去氯气。利用氯气能溶解的有机溶剂中,除去氯气。
④氯化氢溶于水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方程式为Ag-+Cl-=AgCl↓。
(4)氯气受热能溶解在四氯化碳中,但无法确定是否完全被吸收。所以需要在E和F之间连接1个装置,用来检验氯气是否完全被除去。可利用氯气的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而单质碘能和淀粉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显蓝色。所以试剂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也可以通过漂白性来检验,因此也可以选择湿润的有色布条。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用15.8g高锰酸钾氧化密度为1.19g/cm3,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以制取氯气。反应如下: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求:(1)生成Cl2在标况下的体积;
(2)被KMnO4氧化的盐酸的体积;
(3)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参考答案:(1)5.6L(2) ?42ml ?(3)3.01×1023(或0.5NA)
本题解析:
(1)首先计算15.8g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设反应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为
,则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知
则有
,解得
标准状况下产生的
的体积为
(2)在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中,
是氧化产物,且
即
能将
氧化成
设被氧化的
的物质的量为
,则有
,解得
设反应中被氧化的
的体积为
,则有
解得
即被氧化的盐酸的体积大约为
(3)在这个反应中,
中的
变成了
中的
,反应中每个
得到了
个电子,面参加反应的
共有
,所电子转移的总数为
,即
个(或0.5N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过一会,发现纸蝴蝶变为蓝色。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
| A
| B
| C
| D
|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
| 酚酞
| KI-淀粉溶液
| 石蕊
| 品红
|
小烧杯中的溶液
| 浓氨水
| 浓氯水
| 浓盐酸
| 浓硫酸
|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能使酚酞试液显红色,A不正确;B、浓氯水挥发出的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B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使石蕊试液显红色,C不正确;D、浓硫酸难挥发,品红溶液不变色,D不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用玻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由氯水的成分可知,含有氯气和次氯酸以及盐酸等成分,具有酸性,其中次氯酸的漂白是化学漂白,中间的一部分被次氯酸漂白形成白色,而旁边的一部分没有和次氯酸发生反应,所以仍然有指示剂的效用,氯水的酸性使得pH试纸显红色,只有D符合,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