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氮气及含氮的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4 kJ热量。
(1)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Q 184.8kJ(填“>”、“<”或“=”)。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3v逆(N2)=v正(H2) b.2v正(H2)= v正(NH3)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N2):c(H2):c(NH3)=1:3:2
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 (g)+ CO2 (g)
CO(NH2)2 (l)+ H2O (l)。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
,右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
(3)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

(4)已知: 3Cl2+2NH3→N2+6HCl
2、简答题 工业生产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硝酸铵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______(任写一条)
(2)已知N2(g)+3H2(g)═2NH3(g),△H=-92kJ?mol-1.请回答:
①在500℃、200atm和铁催化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______(填“<”“>”“=”)92.4kJ,理由是______.
②为有效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A.降低温度?B.最适合催化剂活性的适当高温?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E.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F.及时移出氨
(3)已知铂铑合金网未预热也会发热.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增大、减小、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
(4)在一定温度和压强的密闭容器中,将平均式量为8.5的H2和N2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0,此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
3、填空题 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2mol 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 314 kJ热量____________;
(2)1mol 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g),需吸收 68 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12 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 35 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
4、填空题 将化学知识系统化,有助于对化学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资料1:化学反应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
资料2: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资料3: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在热力学标准态(298K、1.01×105Pa)下,由稳定的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B”或“C”);
(2)下图是1mol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378.0 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P4O10)如上(右)图所示,则上表中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氧族元素的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

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题 含有NaOH 20.0 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的热量。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
A.NaOH +HCINaCI+H2O△H="-" 28.7 kj/mol
B.NaOH( aq)+HC1( aq)NaCl( aq)+H2O(1)△H="+57.4" kJ/mol
C.NaOH(1)+HCl(1)NaCl(l)+H2O(1)△H="-" 57.4 kJ/mol
D.NaOH( aq)+HCl( aq)NaCI( aq)+H2O(1)△H="-" 57.4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