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7分)Na2SO3固体在空气中久置容易变质 。
(I)Na2SO3固体在空气中变质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II)为探究Na2SO3样品的变质情况,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Na2SO3样品完全变质; 假设2:Na2SO3样品完全没有变质;假设3:?。
补充完成以下实验过程及现象和结论,完成探究。
实验操作
| 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
| 现象:若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为无色 ①结论:样品中有?离子,假设1不成立。 ②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
|
步骤2:另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稀HCl,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加适量BaCl2溶液;
| ③现象:若? ?; 结论:假设2成立。
|
……
| ……
|
(III)为测定某无水Na2SO3固体样品的纯度,甲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

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
(2)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打开活塞P从导管左端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3)除已称量的a g Na2SO3样品外,实验中还应测定的数据是?处(填图中字母)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差。
参考答案:(I) 2Na2SO3+ O2 ==2Na2SO4。
(II)假设3:? Na2SO3部分变质?。①SO32-离子,?②5SO32-+2MnO4-+ 6H+ =5SO42- +2Mn2++3H2O;
③现象:若加盐酸产生气体,加BaCl2无白色沉淀生成?;
(III)(1)?关闭开关P和分液漏斗活塞,往C中加水至淹没导管口,微热B,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一会儿后导管中形成倒吸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将装置中的SO2全部排入U形管中吸收。?(3) D 。
本题解析:(I)在Na2SO3中S的化合价为+4价,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6价的Na2SO4.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SO3+ O2 ==2Na2SO4。(II)根据题目已经给定的知识可知:假设3是Na2SO3部分变质;①H2SO4酸化的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与还原性的离子发生反应而褪色;结论:样品中有SO32-离子;证明假设1不成立。②发生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5SO32-+2MnO4-+ 6H+ =5SO42- +2Mn2++3H2O;另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稀HCl,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加适量BaCl2溶液;③若加盐酸产生气体,加BaCl2无白色沉淀生成,就证明含有SO32-和SO42-离子.假设2成立。(III)(1)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关闭开关P和分液漏斗活塞,往C中加水至淹没导管口,微热B,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一会儿后导管中形成倒吸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实验中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打开活塞P从导管左端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SO2全部排入U形管中吸收,以减小实验误差。(3)除已称量的a g Na2SO3样品外,实验中还应测定的数据是D处U形管吸收气体前后的质量差值。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浓硫酸和铜反应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按如图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和放置药品。加热浓硫酸约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将铜丝插入液面,反应一段时间后拔出。实验结束后会看到两个试管的液体底部均有少量的白色固体。下列对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或推断正确的是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左边试管出现的白色固体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所致
C.从该实验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D.本实验体现了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和弱氧化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SO2不能漂泊石蕊,所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不会褪色,错误;B、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左边试管出现的白色固体为无水CuSO4,错误;C、加热浓硫酸约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反应继续进行,说明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D、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体现了SO2溶于水后显酸性,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但本实验无法证明二氧化硫的弱氧化性,错误。2的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 H2S、 SO2、 SO3 各0.01mol依次溶解于1L水中,则该溶液具有
A.中性、漂白性
B.酸性、漂白性
C.只有酸性
D.只有漂白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试剂A的化学式为?。
(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则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 _? ___。
参考答案:(1)SO2+Ba2++2OH—==BaSO3↓+H2O? SO2+ OH—==HSO3—
(2)过滤,HCl(填H2SO4或HNO3均不正确)
(3)BaSO4 ?2SO2+2Ba2++O2+2H2O==2BaSO4↓+4H+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亚硫酸盐的性质。通过选取二氧化硫能否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这一知识点,以有别于通常所理解之现象为突破口,根据物质性质选取合理试剂完善实验方案。
白色沉淀可能是亚硫酸钡也可能是硫酸钡,鉴别其只能用盐酸,硫酸本身有硫酸根离子会干扰实验,硝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钡亦干扰实验。最后证明白色沉淀是硫酸钡,而理论上应是亚硫酸钡,这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考虑到实验条件,氧化剂当是空气里的氧气。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0分)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紫色KMn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量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C为双氧水,则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__________.
参考答案:(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①变红(1分) 不褪色或不明显
②颜色逐渐变淡或紫色消失? 5SO2+2MnO+2H2O===5SO+2Mn2++4H+
③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④H2SO4?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本题解析:(1)实验室制备SO2的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①SO2虽然有漂白性,但是不能漂白石蕊,只能使石蕊变红不能褪色。
②SO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通入到KMnO4溶液中,KMnO4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2H2O===5SO+2Mn2++4H+。
③CaSO3难溶Ca(HSO3)2可溶,所以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沉淀,继续通入,沉淀溶解。
④H2O2具有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将SO2通入到H2O2中能反应生成H2SO4。如果制得的SO2混有CO2杂质,说明Na2SO3中混有了Na2CO3或NaHCO3。2的性质
点评:本题非常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对SO2性质的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