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常温时,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一)+c(A一)=2c(H+)+c(H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l-、OH-、NH4+、H+,则离子浓度不一定是c(Cl-)>c(NH4+)>c(H+)>c(OH-)
C.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D.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R2-)+c(HR一)=c(Na+)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中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OH一)+c(A一)=c(H+)+ c(Na+),又因为2c(Na+)=c(A一) +c(HA),所以2c(OH一)+c(A一)=2c(H+)+c(HA),A正确;同样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选项B、D正确;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1,若a>7时,这说明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是被抑制的,则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C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各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对于X—O—H型化合物而言,X是除H、O外的其他元素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X是活泼金属时,它一定是强碱
B.当X是非金属性很强的元素时,X—O—H一定是强酸
C.X—O—H的水溶液不能导电
D.X—O—H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可用来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是
A.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B.分别加热
C.加KCl溶液
D.加CaCl2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而NaHCO3与CaCl2不反应.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干冰气化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电离出H+和Cl-,原有的共价键被破坏;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氯化钠固体中不能自由移动的Na+和Cl-变成能够自由移动,原有的离子键被破坏;干冰是由分子构成的,气化时只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要破坏分子内的化学键;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必然有化学键的断裂。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把石蕊试液滴加到新制的氯水中,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变红色
B.溶液变蓝色
C.溶液变紫色
D.溶液颜色先变红,后立即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石蕊试液加到新制氯水中,遇到HCl变红,但HClO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故又褪色.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