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A~D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图2-1-5)。
(1)请从①~⑧中选出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把编号填入最适宜的装置图A~C下的空格中(多选要倒扣分)。
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
②电石跟水反应制乙炔
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
④苯跟溴的取代反应
⑤石油分馏实验
⑥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氯气
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⑧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氯化氢

(2)选用装置D做苯的硝化实验,D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A①;B③,⑤;C⑦。
(2)起冷凝回流作用(或答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的作用)。
本题解析:
【错解分析】常见错解分析:第(1)问:①在A下的空格中填入了②、③、④、⑥、⑦多个序号。②在B下的空格中只填入了序号⑤,漏填了序号③。③在C下的空格中填入了①、③、④、⑤、⑦、⑧多个序号。第(2)问:①导气;减压;排气作用;用手握住玻璃管上方,使试管底部不与烧杯底接触。②冷却;降温;冷凝剂。③冷凝回流硝酸。④冷凝回流溴苯。⑤冷凝,防回流。出现①误区,是由于不知道该反应装置,没做过(或没看见老师做过)苯的硝化实验,不懂得该实验的原理,导致失误。出现②误区,是由于不能正确表达冷凝器的作用所致。出现③误区,是由于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不了解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回流苯,以减少苯的挥发。出现④误区,属于答非所问。出现⑤误区,属于自相矛盾。
【正解】第(1)问:以“必须使用温度计”为“筛子”,按A~C中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温度计装置示意图,对①~⑧实验进行分析,先确定必须使用温度计的实验是①、③、⑤、⑦,然后再逐一确定应填入A~C下哪个空格中。“①酒精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乙烯”,属于液—液反应,反应需在170℃进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液面下。故“①”应填在A下的空格中。出现①误区是由于不知道哪些反应必须使用温度计,也不知道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造成失误。“③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液—液有机物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馏以分离之,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侧管口处。故“③”应填在B下的空格中。“⑤石油分馏实验”,与“③”相同,也应填在B下的空格中。出现②误区,是由于不掌握液态有机物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的原理所致。“⑦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温度计是用来测水温的,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水银球浸在液面下,且试管(连水带温度计)放在烧杯里进行水浴。故“⑦”应填在C下的空格中。出现③误区,是由于不清楚C装置的原理所致。
第(2)问:可直接从头脑中调出制取硝基苯的演示实验装置,回答长玻璃管的作用。也可以将酚醛树脂学生实验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迁移至此。回答是起冷凝回流作用(或答减少苯的挥发;或答起冷凝器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过二硫酸钾(K2S2O8)是一种无色结晶,不溶于乙醇,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实验室制备过二硫酸钾可通过低温电解KHSO4认溶液得到。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40gKHSO4溶解90mL蒸馏水,倒入大试管,试管浸在冰水浴中(装置见图9),并冷却到5℃以下。

步骤2电解2h,每隔约半小时补一次冰
步骤3.将沉淀收集在漏斗中,直接用乙醇和乙醚洗涤和过滤
步骤4.干燥、称重
步骤5.回收乙醚和乙醇
(1)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微量且能使湿润的KI-淀粉变蓝的有色单质气体,该气体可能是(填化学式)。
(3)步骤2每隔半小时要向大烧杯添加冰块,其原因是?。
(4)步骤5回收乙醇、乙醚时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5)取得到的样品0.2500g溶于30mL水,加4gKI,塞住瓶塞,振荡,静止15min,加入1mL冰醋酸,再用cmol·L- 1Na2S2O3溶液滴定。(S2O82- +3I- =2SO42- +I3-;I3-
I2+I-;2S2O32-+I2=2I- + S4O62-)
①溶解时,加入KI后需塞住瓶塞,其目的是?。
②本实验所用的指示剂为?。
③若本次滴定消耗Na2SO3溶液VmL,由本次结果计算,样品中K2S2O8的纯度为(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6)分析化学上检验Mn2+在Ag+催化下K2S2O8溶液将Mn2+氧化为紫色的Mn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2KHSO4
K2S2O8 + H2↑
(2)O3
(3)降低水温,保证电解过程中温度在5℃以下
(4)蒸馏
(5)①防止I-被氧化,造成偏大的误差?②淀粉溶液③54cV%
(6)2Mn2++5S2O82- +8H2O
2MnO4- +10SO42- +16H+
本题解析:(1)电解KHSO4溶液,SO42-失电子生成S2O82-,H+得电子生成H2。(2)阳极为阴离子放电,生成能氧化I-的气体,且为有色,则应为O3,可理解成OH-放电生成O2,O2在放电条件下进一步转化为O3。(3)由信息知,过二硫酸钾易分解,故需要在低温下生成。(4)乙醇和乙醚为相互溶解的有机物,可利用两者沸点不同而蒸馏分开。(5)I-易被氧化,如空气中的O2,故实验中需要封密。淀粉与I2显蓝色,该实验中当I2被消耗时,蓝色会褪去,从指示反应的终点。由方程式找出关系式:
K2S2O8~I3- ~I2~2S2O32-
270? 2
m(K2S2O8)? cV10-3
w(K2S2O8)= m(K2S2O8)/0.25 =54cv%。
(6)Mn由+2价升到+7价,S由+7降到+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再由电荷守恒确定出产物中有H+,最后由H原子守恒,确定反应物中还有H2O,并配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
A.电石和水
B.MnO2和浓盐酸
C.Cu片和浓硝酸
D.Na2SO3和浓硫酸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10分,每空2分)
漂白粉可以和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某课外兴趣小组试图测定氯气的体积并验证纯净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U型管可以用内盛装__________的洗气瓶代替
(3)在制取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实验目的进行之后,干燥有色布条是否褪色(? )(填是或否)。
(5)该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量筒中并没有收集到液体,你认为他们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接(d)、(e)接(b或c)、(c或b)接(g)、(h)接(e)、(d)接(f);
(2)浓硫酸;?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否;
(5)盐酸浓度小,反应没发生;装置漏气
本题解析:(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遵循“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性质检验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故其连接顺序为:a接(d)、(e)接(b或c)、(c或b)接(g)、(h)接(e)、(d)接(f)。
(2)U型管中的无水CaCl2的作用主要是吸收水蒸气,因此可用盛装浓硫酸的洗气瓶代替。
(3)对于有气体生成的装置,实验进行前都应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4)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因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为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5)对于气体的收集,若反应后无法收集到气体,可从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的发生进行考虑。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结合了实验装置综合考查了实验的连接以及实验装置的作用,是一道非常有价值的题目。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8分)在实验室制各氯气的实验中:制法
(1)反应原理(方程式)为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指出下列装置中所盛试剂及其作用:
C.???
D.???
F.???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