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工业上以CuO和H2SO4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
A.45.8%
B.57.6%
C.72.3%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计算能力,试题难度中等;根据题意,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分,故CuSO4·5H2O中的水来自反应生成的水和硫酸溶液中的水,1molCuSO4·5H2O中含有5mol结晶水,其中有1mol来自CuO和H2SO4反应,故硫酸溶液中的水为4mol,所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57.6%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将镁、铝合金10.2?g溶于?4?mol·L-1的盐酸500?mL?里,若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当沉淀最大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所以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5L×4mol/L=2mol,则溶液的体积是1L,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因为反应条件或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化学反应的是
①Na2CO3和HCl②Na与O2③AlCl3溶液与氨水④Fe与稀HNO3.
A.除②外
B.除③外
C.除②③外
D.除③④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①Na2CO3和HCl反应,盐酸少量与过量,产物不同;?
②Na与O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
③氯化铝溶液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弱碱不反应;
④Fe与稀HNO3反应,硝酸少量与过量,产物不同.
解答:①Na2CO3和HCl反应,盐酸少量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盐酸过量时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花碳,产物不同,故①正确;?
②钠在氧气中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在氧气中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产物不同,故②正确;
③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弱碱不反应,故③错误;
④Fe与稀HNO3反应,硝酸少量时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硝酸过量时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产物不同,故④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之间反应时,用量的多少,反应条件的不同,对反应产物会产生影响,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X、Y、Z、W四种含氧酸,其成酸元素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将分别含有一定质量的X、Y、Z、W的水溶液进行光照或微热(有关的反应均进行完全),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A.表中的数据a=5.1g
B.含氧酸Y为硫酸
C.四种含氧酸的成酸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5
D.四种含氧酸中有一种是强电解质、三种是弱电解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常见的含氧酸中,见光易分解的有硝酸、碳酸、亚硫酸、次氯酸,再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推断
解答:在常见含氧酸中,见光易分解的有硝酸、碳酸、亚硫酸、次氯酸,分解产物有三种的是硝酸,据此可以确定X为HNO3,根据产物间质量关系可确定U为O2,V为H2O,Q为NO2;由质量守恒可知a=0.9g+3.2g=4.1g,b=3.1g-0.9g=2.2g,c=10.5g-3.2g=7.3g,并由此可以确定Y为H2SO3,Z为H2CO3,W为HClO,所以选项D正确,A、B、C不正确;故选D.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含氧酸的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要明确酸分解的产物种类及质量关系,难度较小.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把一小块钠投入浓氨水中,逸出的气体为
A.全为H2
B.全为NH3
C.H2和NH3
D.NH3·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钠投入水中, 2Na+2H2O
2NaOH+H2↑,生成的NaOH促进平衡,NH3+H2O
NH3·H2O
NH
+OH-向左移动,生成NH3从溶液中逸出。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