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如下两个反应: A、NaOH+HCl=NaCl+H2O? B、2FeCl3+Fe=3FeCl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分别判断能否用于设计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可以,请画出实验装置图,注明电解质溶液名称和正负极材料,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________是正极,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负极,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不行(B)可以,(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
(2)实验装置图如右图所示:

Cu(或C)是正极,正极反应式:2Fe3++2e-=2Fe2+
Fe是负极,负极反应式:Fe-2e-=Fe2+
本题解析:判断能否设计原电池的原理是该反应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无电子转移,依题意可知A不行,B有电子转移,故可以。


依据不活泼物质如Cu或C做正极Cu(或C)是正极,正极反应式:2Fe3++2e-=2Fe2+
活泼的金属如Fe容易失去电子做负极,负极反应式:Fe-2e-=Fe2+
点评:原电池是高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考生要着重掌握原电池设计原理,从本质上去理解从而真正地掌握,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A、B、C三种金属片,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是负极;把B、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发生还原反应.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B>C
B.C>B>A
C.A>C>B
D.B>A>C
参考答案: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泼性A>B;
把B、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发生还原反应,B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金属的活泼性B>C,
所以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大小顺序为A>B>C.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该装置中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溶液中的SO42-通过盐桥移向Zn极
B.将上述装置中的Zn棒和Cu棒同时浸入CuSO4溶液,电流 计的指针偏转幅度变小,且很快减弱
C.将烧杯内溶液对换,电流计指针也能发生偏转
D.将盐桥改为铜导线连接两种溶液,电流由Cu极移向Zn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为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是负极
B.硫酸的浓度不变
C.该装置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