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2 g铝粉和3 g碘粉小心混合均匀,分为质量相等的3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现将实验记录列表如下:
第一组
| 加入0.5 g水
| 很快产生火花
|
第二组
| 加入1 g胆矾
| 约需30 s产生火花
|
第三组
| 加入1 g无水硫酸铜
| 1 min时仍没有产生火花
|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作出的推断错误的是(? )
A.水能增大铝和碘反应的速率
B.第一组实验中铝和碘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AlI3
C.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还能观察到紫色的烟
D.第三组实验中铝和硫酸铜发生了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三次实验不难分析出H2O是催化剂,Al与I2反应生成AlI3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使I2升华,C项对,Al不可能与硫酸铜固体反应。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离子化合物AB2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 mol AB2中含54 mol电子,且有下列反应:
①H2+B2
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Z有漂白作用。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__________,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aCl2 Ca(OH)2 Ca(ClO)2 HClO
(2)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本题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在离子化合物中A2+、B-核外电子数均为18个,则元素A、B分别是Ca和Cl。
再由化学反应“H2+Cl2―→C”推出C为HCl;因为反应②:Cl2+X―→Y+CaCl2+H2O,可推知X中含有元素Ca、H、O。则X可能是Ca(OH)2,则反应②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最后反应③为:Ca(ClO)2+2HCl=CaCl2+2HClO。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是混合物,久置氯水是纯净物
B.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溶于水中形成盐酸
C.次氯酸钙比次氯酸不稳定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参考答案:A、新制氯水含有氯气、氯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次氯酸分子、水分子7种微粒,久置氯水即为盐酸溶液,含有氯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成分有区别,故A错误;
B、氯气在氢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HCl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故B正确;
C、次氯酸受热易分解,次氯酸钙易和空气成分水以及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二者都不稳定,故C错误;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成分是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呈浅黄绿色的是(?)
A.常温时的氯气
B.新制的浓氯水
C.氯化铜溶液
D.氯化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实验观察,可知:
A选项:常温时氯气的颜色为黄绿色,不是浅黄绿色。
B选项:氯气溶于水制成氯水时,其颜色为浅黄绿色。
C选项:氯化铜溶液的颜色,浓度大时为绿色,浓度小时为蓝色。
D选项:氯化氢气体为无色。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C.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参考答案:A、氯气有毒,对人和牲畜、动物等都有害,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可以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B正确;
C、氯气没有漂白性,故C错误;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无杀菌消毒作用,但是次氯酸具有该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