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为了探究硫化钠晶体(Na2S?nH2O)在空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如下:①将少量硫化钠晶体置于表面皿上,暴露在空气中;②三天后将样品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后得无色澄清溶液;③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盐酸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保持澄清.
(1)请你根据上述记录,对放出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H2S;?猜想②:可能是SO2;?猜想③可能是CO2;
猜想④:可能是______;?猜想⑤:可能是______.
(2)若放出的气体是两种气体的混合气,现有:浓、稀2种品红溶液,浓、稀2种溴水,澄清石灰水,浓、稀2种盐酸溶液、试管气体发生装置,洗气瓶、试管洗气装置.请设计一个组合实验分析混合气的组成,在下表中简要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实验方案 | 可能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
______ ______ ______
|
(3)如果要检验硫化钠晶体是否被氧化生成了硫酸钠,请简要说明检验的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
参考答案:(1)因硫化钠变质后产物可能为Na2SO3、Na2SO4、Na2CO3,Na2S、Na2SO3、Na2SO4、Na2CO3之间不反应,Na2S、Na2SO3、Na2CO3与盐酸反应分别得到H2S、SO2、CO2,Na2SO4与盐酸不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但混合气体不能为SO2与H2S,因为两者反应生成硫沉淀,所以混合气体可以为H2S与CO2的混合气,也可以为SO2和CO2的混合气体,故答案为:H2S与CO2的混合气体;SO2?和CO2的混合气体;
(2)先通过浓溴水一方面可观察H2S被氧化生成S沉淀现象,另一方面可尽量吸收氧化SO2,以防SO2进入后一步澄清石灰水溶解CaCO3而干扰观察;在石灰水前面加装稀溴水洗气装置是为了便于观察SO2是否在上一步吸收完全,选稀品红溶液易观察褪色现象,故答案为:
实验方案可能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在试管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适量的固体样品和稀盐酸,组装好后将产生体依次通过盛有稀品红溶液、浓溴水、稀溴水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洗气装置.若品红褪色,溴水颜色变浅不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含有SO2、CO2的混合气体若品红不褪色,溴水褪色(或变浅)且有浑浊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H2S、CO2的混合气体(3)因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滴加BaCl2溶液,若有沉淀出现说明有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取题中实验③后所得溶液滴入BaCl2溶液,若有沉淀出现说明生成了Na2SO4;若无沉淀,则说明没有生成Na2SO4.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SO2和N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O2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4
C.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可直接化合生成NO2
D.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含NO2和SO2的废气
参考答案:A.SO2具有漂白性,但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故A错误;
B.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3,不能生成H2SO4,故B错误;
C.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可直接化合生成NO,故C错误;
D.NaOH溶液能与NO2、SO2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SO2+2NaOH=Na2SO3+H2O,所以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含NO2和SO2的废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省出产的一种银耳,颜色洁白如雪,称之为“雪耳”,其制作过程是:将银耳放在塑料棚内,在棚中支个小锅,锅内放硫磺,加热使其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有害.这里制作“雪耳”主要利用( )
A.S的氧化性
B.SO2的还原性
C.S的漂白性
D.SO2的漂白性
参考答案: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无色物质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有些商贩为了使银耳增白,就用硫磺(燃烧硫磺)对银耳进行熏制是利用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HCl通入Fe(NO3)2溶液中
B.SO2通入溴水中
C.NH3通入CuSO4溶液中
D.CO2通入Ba(NO3)2溶液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漂白原理和其他几种不同的是( )
A.H2O2
B.SO2
C.O3
D.HCl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