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如图,若烧瓶是干燥的.当烧瓶口向上时,由A口导入气体,可收集下列中的______(填序号,下同)气体.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下列中的______气体.①NO ②NH3 ③SO2 ④NO2
(2)若烧瓶中事先已集满一瓶氨气,并将烧瓶口向下放置,由______口导入气体可收集NO气体,其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由A口导入气体,用该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由于是集气瓶口向上,所以能够收集的气体密度必须小于空气且不能和空气的成分反应,而密度小于空气且不能和空气的成分反应的气体只有NH3;若烧瓶充满水,该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能够不溶于水或与水不反应的气体,而不溶于水或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只有NO,故答案为:②;①;
(2)此时该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类似于排空法收集气体,从A口进,能够收集的气体密度必须大于氨气且不能和氨气反应,从B口进,能够收集的气体密度必须小于氨气且不能和氨气反应,故答案为:A;NH3的密度小于NO.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A.a-a′→d-d′→e
B.b-b′→d-d′→g
C.c-c′→d-d′→g
D.d-d′→c-c′→f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中会含有杂质H2O(g)和HCl,除去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应先让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再通过浓硫酸干燥。CO2的相对分子量为44,比空气(29)的大,因此收集CO2时应用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所以正确的答案应为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5分)四氯化钛是无色液体,沸点为136℃。它极易水解,遇空气中水蒸气即产生“白烟”(TiCl4+H2O
TiOCl2+2HCl↑)。在650~850℃下,将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一种有毒气体。下图是实验室制备TiCl4的部分装置。

请回答:
(1)B装置中试剂为?,其作用是?(每空l分)。
(2)C装置中的反应方程式为?(3分)。
(3)D装置中冷凝水的方向为?进(1分)?出(1分),该装置的作用为??(2分)。
(4)评价此装置的缺陷和不妥之处(每空2分):
编号
| 装置缺陷和不妥之处
|
①
| ?
|
②
| ?
|
③
| ?
参考答案:(1)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氯气) (2)TiO2+2Cl2+2C ?TiCl4+2CO (3)a ?b?冷凝回流四氯化钛 (4)①不能阻止E装置的水汽进入D装置,而引起四氯化钛水解? ②由于氯化氢和氯气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E装置会产生倒吸现象? ③不能防止CO的逸出
本题解析:本题是结合物质制备的实验题,考查考生分析实验装置并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从实验装置可以看出装置A可以制得Cl2,经浓H2SO4干燥后进入C装置中,即可生成TiCl4,根据反应物可知生成的有毒气体只能是CO,据此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了冷凝回流TiCl4蒸气,可以用冷水冷却,冷水要从a进入b流出。但该装置也有不妥之处:如Cl2和HCl可以进入E装置中,会引起倒吸;E中的水蒸气仍可进入装置D中引起TiCl4水解;有毒气体CO会排放到空气中等。 点评:设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要遵循以下原则:实验步骤尽可能简单、便于操作、原料来源广泛、用量少且成本低、原子利用率高、副产物便于除去、不污染环境等。可以根据上述原则评价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与否、是否有不妥之处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对题9图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①可以制取乙烯 B.装置②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C.利用③可以进行中和热测定 D.利用④可以进行草酸晶体的分解实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实验室制取乙烯,需要控制溶液的温度为170℃,因此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插入到溶液中,A不正确。浓硫酸不能在量筒中稀释,B不正确。选项C中应该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正确,草酸晶体加热时,能生成液体,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含铁的废铝为原料制备硫酸铝晶体,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步骤②中有洗涤沉淀的操作,如何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 ?; (3)评价步骤②的操作中难以控制之处?,请你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药品可任选)? ?; (4)步骤①中使用的NaOH溶液以4mol/L为宜。某同学称量mgNaOH固体配制 V m L 4mol/L的NaOH溶液,下面是该同学配制过程的示意图,其操作中错误的是(填操作序号)?。
参考答案:(15分)(1)烧杯、漏斗、玻璃棒;(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洗涤干净;(3)使溶液的p H=8~9难以控制,通入过量CO2气体; (4)①④⑤(每空各3分)(15分)(1)烧杯、漏斗、玻璃棒;(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洗涤干净;(3)使溶液的p H=8~9难以控制,通入过量CO2气体; (4)①④⑤(每空各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