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相同条件下,按体积比1∶1混合的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它们是
A.NO和NO2
B.CO和CO2
C.N2和O2
D.O2和C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查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

| 
| 
| 
|
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错误;B、过滤时溶液需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苯密度比水小,应放完下层溶液后从上口倒出,错误;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4L 0.5mol/L NaCl溶液
B.1L 0.3mol/L Na2SO4溶液
C.5L 0.4mol/L NaOH溶液
D.2L 0.5mol/L Na3PO4溶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浓度与体积无关,四种溶液中钠离子浓度分别为0.5mol/L、0.6mol/L、0.4mol/L、1.5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点评:浓度与体积无关。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目的
| 实验室制O2
| 配制稀硫酸溶液
| 在铁制品上镀铜
| 净化精制淀粉胶体
|
装置 或操作
| 
| 
|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长颈漏斗应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防止气体逸出;B中稀释浓H2SO4应在烧杯中进行;C中铁上镀铜时,Cu片应作阳极而待镀铁制品应作阴极。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装置①可用于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证明Cl2易与NaOH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胶体的粒子能透过滤纸,因此不能从Fe(OH)3胶体中过滤出Fe(OH)3胶粒。错误。B. 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是大气污染物,要进行尾气处理。由于氨气极容易溶解于水,为了使氨气被充分吸收又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常在导气管的末端按一个倒扣的漏斗。正确。C. NO2容易与水发生反应:3NO2+ H2O == 2HNO3+ NO。所以它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由于N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D.如果Cl2易与NaOH溶液反应,就会使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减小,这时烧杯中的NaOH溶液就会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烧瓶,气体继续反应,导致烧瓶内外又产生压强差,这样NaOH溶液不断进入到烧瓶而形成喷泉。如果Cl2与NaOH溶液不容易发生反应,就不会形成喷泉实验。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