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蔗糖、硫酸钡和纯碱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③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
④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氯气的消毒效率低于二氧化氯。
A.②③⑤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1)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①是由于______;②是由于______.?
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其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与氯化铵发生反应:xCl2+yNH4Cl→yNCln+(x+y)HCl,当消耗6.72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生成0.10mol氮的氯化物,则此氮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参考答案:(1)因酚酞遇碱变红,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则可能为氯水中的酸性与碱反应,使NaOH减少,而能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也可能为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因次氯酸漂白后的溶液再加NaOH溶液不会恢复颜色,向褪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若红色不再现,则是②.
故答案为:氯水中H+与碱中和;氯水中HClO强氧化性所致;向褪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若红色不再现,则是②;
(2)xCl2+yNH4Cl→yNCln+(x+y)H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该方程式,
(n+3)Cl2+2NH4Cl=2NCln+8HCl
? n+3?2?
?6.72L22.4L/mol 0.10mol
所以n=3,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NCl3.
故答案为:NCl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A.氯水
B.碘化钾溶液
C.碘酒
D.溴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碘遇淀粉显蓝色,C正确。AD都具有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有沉淀的是?(?)
A.CaCl2
B.NaAlO2
C.Ca(ClO)2
D.Na2SiO3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05年3月29日晚,京沪高速公路上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装载近35吨液氯的槽车因爆胎与迎面大客车相撞大量液氯外泄,导致多人死伤.下列有关现场处置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槽罐吊入盛烧碱的临时水池中
B.将人、畜迅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C.用毛巾浸透NaOH溶液捂住鼻子
D.用毛巾浸透肥皂水或苏打溶液捂住鼻子
参考答案:A、因氯气能与碱反应,则可以将槽罐吊入盛烧碱的临时水池中来吸收氯气,故A不选;
B、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较高的地方氯气较少,则可以将人、畜迅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故B不选;
C、因NaOH溶液是强碱溶液,腐蚀性强,能腐蚀皮肤,则不能用毛巾浸透NaOH溶液捂住鼻子,故C选;
D、因肥皂水为弱碱性,能够吸收氯气,为防止氯气刺激鼻腔,则可以用肥皂水或苏打溶液浸湿毛巾捂住鼻子逃离,故D不选;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