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是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单质③在常温下是液态
D.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题意,按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①为F2、②为Cl2、③为Br2、④为I2,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①>②>③>④。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气体甲(中学常见)通入溶液乙中,随着甲的通入,溶液乙的颜色逐渐褪去,加热褪色后的溶液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不是SO2
B.气体甲一定是Cl2
C.气体甲一定不是发生了化合反应
D.气体甲一定被溶液乙氧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若将SO2通入到氯水中,会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溶液的颜色褪去,再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由于HCl及H2SO4都不会分解,所以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B.根据A的分析可知气体甲为SO2发生的现象符合已知条件,也成立,所以气体甲一定是Cl2是不正确的。错误。C.若气体甲一定发生了化合反应。如把SO2通入到品红溶液中,气体与品红结合形成了无色的物质,由于该无色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分解,SO2气体逸出,溶液又恢复了原来的红色。正确。D.如把SO2通入到溶有氨气的酚酞试液,由于发生反应:SO2+2NH3+H2O=(NH4)2SO3.溶液的碱性减弱,红色变浅甚至褪色。加热褪色后的溶液由于(NH4)2SO3不分解。所以溶液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不正确的是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
B.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D.氯气作用于干燥的品红试纸,试纸不褪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实验现象的描述。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选项B不正确,AC都是正确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氯气是没有的,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沸点I2 > Br2 > Cl2 > F2
B.氧化性F2 > Cl2 > Br2 > I2
C.热稳定性HF > HCl > HI > HBr
D.原子半径I > Br > Cl > F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C中非金属性是F>Cl>Br>I,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为淡黄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I-
C.CO2、NO2、SO2都能与H2O反应,其反应原理相同
D.C、N、S三种单质直接与O2反应都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错误;B项,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碘单质,碘溶于水呈黄色,原溶液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碘单质,所以碘单质只能是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的,所以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故正确;C项,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是化合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原理不同,故错误;D项,碳单质直接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氮气直接和氧气反应只生成一氧化氮,硫和氧气直接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故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