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原子半径最小,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且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ZY2和ZY3。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用的是14C,采用的是断代法;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因此Y可能是氧气或氮气。又因为Y和Z可以形成化合物ZY2和ZY3,且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Y是氧元素,Z是硫元素。W的原子半径最小,所以W是H。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Y<X<Z,故A错误;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4+8+8=21,故B错误;C、W与Y可形成H2O2的化合物,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碳元素与氢元素可以形成多种烃类化合物,当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时,形成的烃在常温下为液体或固体,沸点较高,可以高于氧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等国家发射的航空器将我国研制的磁谱仪带入太空,其目的是探索反物质。反物质的主要特征是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下列表示反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OH+====H2O
B.H++OH====+H2O
C.H-+OH-====H2O
D.H++OH-====H2O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涉及的内容具有前沿性,我们对此不熟悉。但是,它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原子的主要构成微粒及其电性关系。构成反物质的原子称为反原子,反原子与原子的不同之处就是质子和电子所带的电荷性质恰好分别相反,氢原子失去带正电荷的电子形成阴离子H-,氧原子和氢原子各1个构成的原子团获得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形成阳离子OH+,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Ⅰ(10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同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元素符号,A??B?C??E?
(2)由A、C、D、E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一种中学常见的化合物,它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在这种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人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3)将铝片和镁片插入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物质的稀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Ⅱ(5分)已知X是一种盐,H是常见金属单质,F、I是常见非金属单质,E、G都是工业上重要的碱性物质,它们有右图所示的关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已知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A>B>C>D? B. 原子序数:b>a>c>d
C. 离子半径:D>C>B>A? D. 金属性:B>A,非金属性:D>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An+.bB(n+1)+.cCn-.dD(n+1)-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其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n=b-n-1=c+n=d+n+1,所以原子序数为b>a>c>d。其中A和B是金属,位于同一周期,A在B的左侧。C和D是非金属,位于A和B的上一周期,其中C在D的右侧。所以原子半径是A>B>D>C,离子半径是b<a<c<d,金属性是A大于B,非金属性是C大于D。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排列顺序完全正确的有?
①溶解性:Na2CO3>NaHCO3>AgCl>AgI;
②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③氧化性:MnO2>Cl2>Fe3+>Cu2+;
④微粒半径:Fe(OH)3胶粒>K+>C1―>Na+;
⑤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A.4项
B.3项
C.2项
D.1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④中正确的顺序应为Fe(OH)3胶粒>C1―>K+>Na+。⑤中正确的顺序应为
CH3COOH>H2O>C2H5OH。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