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医学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它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4C与12C的性质完全不同
B.14C与14N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14C60和12C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D.14C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14C与12C为不同的原子,则性质不同,故A错误;B.14C中的中子数为14-6=8,14N含有的中子数为14-7=7,中子数不同,故B错误;C.14C60和12C60是碳元素的同种单质,故C错误;D.14C与12C、13C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则互为同位素,故D正确;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第ⅥA族元素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其沸点一定最高
C.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化合物
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错误,比如锂的金属性较差,而钡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B、正确,第ⅥA族元素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为氧,它的氢化物水中存在氢键,沸点也相对最高
C、错误,铵盐就是由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D、错误,例如第三周期,钠离子仅两层电子,而硫离子三层电子,钠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
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①HClO的氧化性比H2SO4的氧化性强②常温下氯气是气态而硫是固态③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④HCl比H2S稳定⑤H2S能被Cl2氧化成硫⑥HClO4酸性比H2SO4强⑦氯气与氢气化合比硫与氢气化合要容易进行⑧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⑤⑥⑦
C.④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⑦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和③不正确,应该通过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和物质的状态没有关系,②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点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一般规律是:①由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②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判断: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③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④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⑤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除氟元素之外)。⑥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⑦由置换反应判断:强置弱。〔若依据置换反应来说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则非金属单质应做氧化剂,非金属单质做还原剂的置换反应不能作为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⑧按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由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⑨非金属单质与具有可变价金属的反应。能生成高价金属化合物的,其非金属性强。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__________(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具有良好导电性。
①a、c、h ?②b、g、k ?③c、h、i ?④d、e、f
(2)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即电离能,单位为kJ·mol-1):
电离能
| 锂
| X
| Y
|
I2
| 519
| 502
| 580
|
I2
| 7 296
| 4 570
| 1 820
|
I3
| 11 799
| 6 920
| 2 750
|
I4
| ?
| 9 550
| 11 600
|
①为什么锂原子的第二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一电离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___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Y是周期表中__________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_______(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参考答案:(1)①④(2分) (2)①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1分) ②a(1分) Na2O和Na2O2(2分) ③ⅢA或第三主族(1分) ④m(1分)
本题解析:(1)一般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另外还原部分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例如石墨和硅等,所以答案是①④。
(2)锂失去1个电子后就达到了稳定结构,所以再失去电子是非常难的;X的第二电离能远大于第一电离能,说明X是第IA元素,又因为第一电离能小于锂的,所以应该是钠元素。J是氧。二者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Y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相差不不是很大,而第四电离能则是远远的大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电离能,这说明Y是第ⅢA元素,即为铝元素;因为m是Ar,最外层电子已经达到稳定结构,所以第一电离能是最大的。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B.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用足量铁粉,过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可溶于苯不可采用过滤的方法,A错;乙酸乙酯不
溶于饱和碳酸钠,而乙酸与碳酸钠反应,B正确;NaOH不仅除去HCl也除去了CO2,C错;
铁粉与FeCl3及CuCl2均可反应,D错。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