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工业上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 )
A.石蕊
B.硝酸银
C.亚硫酸钠
D.氯化钠
参考答案:氯气部分溶于水,Cl2+H2O=HCl+HClO,所以溶液中存在氯气、盐酸、次氯酸等,
A、酸能使石蕊变色,故A错;
B、AgNO3+HCl=AgCl↓+HNO3,故B错;
C、Na2SO3+Cl2+H2O=Na2SO4+2HCl,故C错;
D、氯化钠与溶液中的物质不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请按要求填空:

Ⅰ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填装置编号)连接;装置C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
a.碱石灰? b.氯化钙? c.五氧化二磷? d.生石灰
(2)装置A、E、E连接可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则两个E装置内的药品依次是?。
(3)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已知氯气与氨气可发生反应:3Cl2+2NH3=N2+6HCl)的反应。实验时打开弹簧夹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
Ⅱ探究某些物质的性质
(4)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5)若利用装置A、E进行乙烯与溴水反应的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H2S与SO2反应的实验。F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的烧杯所起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D;ad
(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3)氯气;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且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该固体是铵盐,含有NH4+。
(4)装置E中的NaBr溶液变成橙红色
(5)CH2=CH2+Br2=CH2Br—CH2Br
(6)SO2+2H2S=3S↓+2H2O;吸收尾气
本题解析:(1)制取氨气可用加热浓氨水,用碱石灰干燥,但不能用五氧化磷及氯化钙干燥,氨气会与氯化钙反应;
(2)制取干燥的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干燥;
(3)向烧瓶中先通入氯气,然后再通入氨气,因氯气有颜色,用利于观察。一开始先通入NH3,由于弹簧夹3打开,容易形成喷泉。证明NH4+存在,切记实验设计的环节。
(4)利用氧化性Cl2置换Br2来说明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物质中,既能通过金属与氯气反应,又能通过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MgCl2
参考答案:A.Cu为不活泼金属,与盐酸不反应,故A错误;
B.FeCl2只能由Fe和盐酸反应生成,故B错误;
C.FeCl3只能由Fe和氯气反应生成,故C错误;
D.MgCl2由可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向石蕊试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石蕊试液变红后一直保持
C.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色
D.在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参考答案:A、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性,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硫酸铜溶液不具备该性质,故A正确;
B、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向石蕊试液中加入新制氯水,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故B错误;
C、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会变蓝,故C正确;
D、新制氯水成分中含有氯离子等微粒,久置的氯水成为了盐酸,含有氯离子,滴加AgNO3溶液都有白色沉淀氯化银生成,故D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既能通过与Cl2化合反应制取,也能通过与盐酸反应制取的是
A.CuCl2
B.FeCl2
C.FeCl3
D.ZnCl2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与盐酸不反应,A不正确;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B不正确;C、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不正确;D、锌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