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为防止吸入Cl2而引起中毒,可用浸透某种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这种物质可能是?(?)
A.Na2CO3
B.KI
C.NaOH
D.浓氨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Na2CO3+2Cl2+H2O=2NaCl+2HClO+CO2↑,NaOH溶液也可与Cl2反应生成无毒的NaCl和NaClO,但其碱性太强,对人有腐蚀作用;KI可以与Cl2反应生成I2,仍然有毒性;浓氨水对人也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物质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但不能由单质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
A.FeCl2
B.CuCl2
C.AlCl3
D.NaC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铁和氯气直接化合生成的是氯化铁,选项A不正确;金属铝和盐酸或氯气反应都是生成氯化铝,选项C不正确;同样钠和氯气或盐酸反应都是生成氯化钠、铜盐酸不反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选项B正确,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关于氯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制的氯水中含有Cl2、H2O和HClO分子
B.新制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颜色变浅
参考答案:A、因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弱酸次氯酸,则新制的氯水中含有Cl2、H2O和HClO分子,故A正确;
B、氯水中的盐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其褪色,则新制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B正确;
C、光照氯水时发生2HClO?光照?.?2HCl+O2↑,则逸出的气体为O2,故C错误;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发生2HClO?光照?.?2HCl+O2↑,若全为盐酸溶液时为无色,则随氯气的含量的减少,氯水的颜色变浅,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据美国有线电视网的消息,2011年7月13日,巴格达东部的萨德尔城一家污水处理厂发生氯气泄露事故,导致五百多人中毒.救援人员在现场的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较合理的是:( )
①及时将人群顺风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②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③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稀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④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
⑤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①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有毒,氯气会聚结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人群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会中毒,应向较高的地势转移,顺风转移容易吸入过多的氯气中毒,故①不合理;
②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弱碱性物质的水溶,能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故②合理;
③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以吸收氯气,故③合理;
④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溶液吸收(它会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浓NaOH溶液处理过的口罩能吸收氯气,防止空气污染,但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具有腐蚀性,故④不合理;
⑤;氯气是有毒气体危害人的身体和环境,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故⑤合理;
所以正确的做法②③⑤,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18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并制得氯气的化学家是(?)
A.戴维
B.舍勒
C.维勒
D.道尔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