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有一种细菌在酸性水溶液、氧气存在下,可以将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含少量杂质SiO2)氧化成硫酸盐。运用该原理生产铜和绿矾(FeSO4·7H2O)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
| Fe2+
| Cu2+
| Fe3+
|
开始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 7.6
| 4.7
| 2.7
|
完全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
| 9.6
| 6.7
| 3.7
|
?
(1)加入CuO将溶液的pH调节到约为4,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该操作的原因?。
(2)写出能实现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b为?。
(4)欲从滤液中获得绿矾晶体,操作Ⅰ应为浓缩、?、?。
(5)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Fe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即Fe3++ 3H2O
Fe(OH)3+3H+,在PH小于4时,Fe3+开始沉淀(PH=2.7),当加入氧化铜后,氧化铜能与H+反应,促进水解平衡右移,使Fe3+转化为Fe(OH)3被除去,而氧化铜不被损耗,且不会引入新杂质。
(2)2CuSO4+2 H2O
2Cu+O2+2H2SO4.或Fe+CuSO4=Cu+FeSO4
(3) Fe;(4)结晶、过滤(5)4CuFeS2+17O2+2H2SO4═2Fe2(SO4)3+4CuSO4+2H2O
本题解析:(1)Fe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即Fe3++ 3H2O
Fe(OH)3+3H+,在PH小于4时,Fe3+开始沉淀(PH=2.7),当加入氧化铜后,氧化铜能与H+反应,促进水解平衡右移,使Fe3+转化为Fe(OH)3被除去,而氧化铜不被损耗,且不会引入新杂质。
(2)电解硫酸铜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 H2O
2Cu+O2↑+2H2SO4.或Fe+CuSO4=Cu+FeSO4
(3)这一问应从工艺流程图的结构入手,通过(1)的分析,已经知道固体A为氢氧化铁,加入试剂a后得到的溶液通过反应v加入b,滤液中的溶质能转化为FeSO4,根据物质的转化原理可知b为Fe。
(4)获得绿矾晶体时先蒸发浓缩,因为硫酸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最后过滤即可.
(5)反应Ⅰ中的反应物是CuFeS2、O2、H2SO4三种物质,生成物是硫酸铁、硫酸铜和水,根据奇偶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4CuFeS2+17O2+2H2SO4═2Fe2(SO4)3+4CuSO4+2H2O;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常温常压下,将一定质量的Fe、Fe2O3、Fe3O4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溶于足量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1 mol NO气体, 将另一份溶于足量稀盐酸中生成一定量气体,向两次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则固体溶于盐酸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A.2240mL
B.3360mL
C.3675mL
D.4480m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是含有Fe2+的溶液。硝酸与Fe、Fe2O3、Fe3O4的混合物反应产生Fe(NO3)2、NO、H2O。Fe、Fe2O3、Fe3O4的混合物与元素反应产生FeCl2、H2、H2O。假设每一等分含有Fe、Fe2O3、Fe3O4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b、c,则根据电子守恒可得2a=2b+2c+0.1×3;假设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在另一份中的电子守恒是:2a=2b+2c+2x。2x=0.3.所以x=0.15mo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是V=n·Vm=0.15mol×22.4L/mol=3.36L=3360ml,若在常温下,因为温度高于标准状况,所以气体摩尔体积比22.4L/mol略大,所以放出的气体的体积就比3360ml稍微大些,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项是C。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绿矾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FeSO4?7H2O的制备
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铜、氧化铁等杂质)制备FeSO4·7H2O晶体: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
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O4·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3)为了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原因是 。
(二)探究绿矾(FeSO4·7H2O)热分解的产物
已知SO3的熔点是16.8°C,沸点是44.8°C,该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检查装置A与B气密性;
②取一定量绿矾固体置于A中,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
③观察到A 中固体逐渐变红棕色,B中试管收集到无色液体,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应完全并冷却至室温后,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⑤往B装置的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
(4)实验结果分析
结论1:B中收集到的液体是?;
结论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产物中有?;
结论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③和④可推知固体产物一定有Fe2O3。
【实验反思】
(5)请指出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的明显不足:?。
(6)分解后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实验④中盐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选用一种试剂鉴别,该试剂最合适的是?。
a.氯水和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H2O2? d.NaOH溶液
参考答案:(1)除油污;
(2)应该铁屑过量(或反应后溶液中必须有铁剩余),否则溶液中可能有Fe3+存在;
(3)用冰水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4)H2SO4溶液、SO2;
(5)在C装置后增加一套尾气处理装置;?
(6)b。
本题解析:(1)碳酸钠溶液与废铁屑的成分均不能反应,故只起去油污的作用;(2)结合废铁屑的成分和后边的步骤可知,必须保证铁有剩余,才能保证溶液中没有铁离子;(3)降低温度,减小绿矾的溶解度;(4)硫酸亚铁晶体受热有水蒸汽生成,根据三氧化硫的熔点可知,冰水能将三氧化硫和水液化,在B中反应生成硫酸;C中是生成的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5)二氧化硫要进行尾气处理;(6)固体中有氧化铁,溶于盐酸后有三价铁生成,要想检验二价铁的存在,需利用亚铁离子的还原性,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选b。
本题难度:困难
4、计算题 钢铁制品经常进行烤蓝处理,即在铁制品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烤蓝铁片,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把一定量烤蓝铁片加工成均匀粉末。
②取m g该粉末,放人28.00 mL 1 mol/L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34.4 mL,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三份不同质量的粉末,分加加到相同体积(V)、物质的量浓度均为l0.00 mol/L的三份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有关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NO是硝酸的唯一还原产物):
实验序号
| Ⅰ
| Ⅱ
| Ⅲ
|
加入粉末质量/g
| 13.68
| 27.36
| 34.20
|
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L
| 2.912
| 5.824
| 6.720
|
?
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样品中n(Fe)∶n(Fe3O4)=?,m=?。
(2)计算实验③中每份硝酸溶液的体积(V)(mL)。
(3)若向实验Ⅱ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铜粉,要使溶液中Cu2十、Fe2+、Fe3+同时存在,求加入铜粉的物质的量的范围。
参考答案:(1)FeCl2,4∶1 , 0.912 g
(2)180 mL
(3)0.105mol<n(Cu)<0.315mol
本题解析:(1)由于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为FeCl2,由于放人盐酸的量为28.00 mL× 1 mol/L=0.028mol,故产生FeCl2的物质的量为0.028/2=0.014mol。其中单质铁分别于盐酸、Fe3O4二者发生反应,①由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34.4 m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混合物中与盐酸发生产生气体的单质铁为0.006mol,②Fe3O4与Fe、HCl共同反应,在该反应中铁元素总量为:0.014mol-0.006mol=0.008mol,且该反应方程式为Fe3O4+8HCl+Fe=4FeCl2+4H2O,通过该反应方程式可知Fe3O4为0.002mol,发生该反应的单质铁为0.002mol。故总的Fe物质的量为0.008mol,Fe3O4为0.002mol。故比例为4∶1。质量为0.002mol×232g/mol +0.008mol×56g/mol =0.912g。
(2)根据三个实验,通过投入粉末质量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例关系可知,Ⅰ、Ⅱ为硝酸过量,Ⅲ为粉末过量。可通过实验Ⅲ计算出硝酸的体积。由于假设NO是硝酸的唯一还原产物,且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6.720L/22.4L·mol-1=0.3mol。则N元素得到电子数为0.3mol×3=0.9mol。由于Ⅲ中混合物质量为34.2g,且n(Fe)∶n(Fe3O4)=4:1,则Fe为0.3mol,Fe3O4为0.075mol,由于氮元素得到电子数共为0.9mol,故溶液中为Fe(NO3)2、Fe(NO3)3两种溶质,计算可知Fe(NO3)2为0.075mol,Fe(NO3)3为0.45mol。故溶液中硝酸根含量为0.075mol×2+0.45mol×3=1.5mol。则该反应中N元素总物质的量为1.5mol+0.3mol=1.8mol。故硝酸的体积为180ml。
(3)27.36g 粉末,根据n(Fe)∶n(Fe3O4)=4:1可知含铁元素0.42mol,由于硝酸过量,产物为硝酸铁,故II反应需用硝酸1.52 mol(硝酸共1.8mol),故II溶液中有Fe3+ 0.42 mol,过量硝酸0.28mol,
3Cu ~ 8HNO3? Cu ~ 2Fe3+
3? 8? 1? 2
nmin? 0.28mol? n? 0.42
nmin=0.105mol? n=0.21mol? nmax =0.21mol+0.105mol=0.315mol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表A—D各项中,在有乙与甲共存的情况下,用丙检验甲的存在,不能成功的是(不得使用加热、边滤、萃取等实验操作)(?)
序号
| 甲
| 乙
| 丙
|
A
| 
| 
| 稀盐酸、BaCl2溶液
|
B
| I-
| Cl-
| AgNO3溶液
|
C
| Fe2+
| Fe3+
| KSCN溶液
|
D
| Al3+
| Ag+
| 稀氨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选项中盐酸能除去SO23-,不影响 的检验。B选项中AgCl为白色沉淀,AgI为黄色沉淀,故Cl-的存在不影响I-的检验。C选项中Fe3+与SCN-反应使溶液变血红色,干扰Fe2+的检验。D选项中氨水过量时Ag+转为[Ag(NH3)2]+,Al3+转化为Al(OH)3白色沉淀,故Ag+的存在不影响Al3+的检验。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