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体积相同的同种生铁块。在a中加入食盐水,塞上橡皮塞,如图。U型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等高)。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铁块中的主要成分是铁,也含有少量的碳
B.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
C.两试管中铁均被锈蚀
D.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2C+2Fe+3O2=2FeCO3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药品和装置合理且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
?
A?B?C? D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C.制备氢氧化亚铁
D.验证苯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NO与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喷泉,故A错误;B、为防止试管炸裂,应将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B错误;C、氢氧化亚铁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变质,应在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几滴苯,并将滴管插入到液面以下,故C错误;D、加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观察现象,如苯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都不褪色,说明不反应,则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可达到实验目的,D正确,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15分)硬质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请分析下列实验(固定装置略)并回答问题。
Ⅰ、进行微量实验:如图所示,将浓硫酸滴入装有Na2SO3固体的培养皿一段时间后,a、b、c三个棉球变化如下表。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棉球
|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 实验现象
| 解释和结论
|
a
| ?
| 棉球变白,微热后又恢复红色
| ?
|
b
| 含酚酞的NaOH溶液
| 棉球变为白色
| 离子方程式:?
|
c
| ? ?
| 棉球变为白色
| 该气体具有??(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
?
Ⅱ、硬质玻璃管与其它装置结合完成定性或定量实验。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行探究的装置。

实验一:铁矿石中含氧量的测定?
(1)按上图组装仪器(夹持仪器均省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10.0g铁矿石放入硬质玻璃管中;
(3)从左端导气管口处不断地缓缓通入H2,?后,点燃A处酒精灯;
(4)充分反应后,撤掉酒精灯,再持续通入氢气至完全冷却。
(5)测得反应后装置B增重2.70g,则铁矿石中氧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测定

(1)步骤②和⑤中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
(2)下列有关步骤⑥的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液润洗
b.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c.因为碘水为黄色,所以滴定过程中不需加指示剂
实验结论:推算铁的氧化物的组成,由实验一、二得出该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参考答案:Ⅰ
棉球
棉球上滴加的试剂
现象
解释和结论
a
品红试液
?
SO2具有漂白性,且为暂时性漂白
b
?
?
离子方程式:2OHˉ+ SO2 = SO32ˉ+ H2O 或OHˉ+SO2=HSO3ˉ?
c
含淀粉的碘水
?
? 还原??性
Ⅱ、实验一:(3)在C装置出口处收集H2并验纯后(2分)? (5)24%(2分)
实验二:(1))烧杯、玻璃棒(2分)(2)bc(2分)
实验结论: Fe5O6(2分)
本题解析:Ⅰ、a、品红试液是红色的,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漂白原理是:SO2与品红反应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遇热分解又生成SO2和品红,又恢复红色;
b、氢氧化钠遇到酚酞也是红色的,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红色消失,反应原理是:SO2+OH-=HSO3-;
c、碘单质遇到淀粉变为蓝色,二氧化硫能将碘单质还原为碘离子,SO2+I2+2H2O=H2SO4+2HI,从而使蓝色消失;
Ⅱ、实验一:(1)(2)测的反应后装置B增重2.70g,根据反应的实质,增加的是氧元素的质量,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00%=24%,
故答案为:24%;
实验二:(2)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用标准液润洗,故a错误;
b、锥形瓶不需要用待测液润洗,故b错误;
c、碘水为黄色,三价铁离子也是黄色溶液,滴定过程中需加指示剂,故c正确;
由实验一,n(H2O)=2.7g/18g/mol=0.15mol
H2?~ H2O ?~?O
0.15mol? 0.15mol
由实验二, 2Fe3++2I-
2Fe2++I2?Fe3+?~? I-
?0.5×0.02? 0.5×0.02
n(Fe3+)=0.5mol/L×0.25L=0.125mol?
Fe3+?~?Fe
0.125mol? 0.125mol
所以n(Fe):n(O)=0.125mol:0.15mol=5:6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
a.浓H2SO4 ?b.稀HNO3? c.NaOH溶液? d.氨水
(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5)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参考答案:(1)cd
(2)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其它答案只要合理)
(3)3Cu2O+2Al
Al2O3+6Cu?
(4)bd?
(5)4H++O2+4e-=2H2O
本题解析:(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含二氧化硫,需用碱性溶液吸收,答案选cd。
(2)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存在Fe3+。证明Fe2+的方法一般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其褪色证明存在Fe2+,具体操作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其现象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由泡铜冶炼粗铜是用铝单质还原Cu2O,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2O+2Al
Al2O3+6Cu
(4)粗铜的精炼中粗铜做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纯铜做阴极,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在电解过程中还伴随着热量放出,所以电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选择bd。
(5)原电池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在
2Cu+O2+2H2SO4=2CuSO4+2H2O中,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4H++O2+4e-=2H2O。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查询资料,得有关物质的数据如下表:
25℃时
| pH值
|
饱和H2S溶液
| 3.9
|
SnS沉淀完全
| 1.6
|
FeS开始沉淀
| 3.0
|
FeS沉淀完全
| 5.5
|
?
(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最好选用的试剂为?。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MnO4溶液? D.苯酚溶液
(2)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3)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冷却结晶、?。
(4)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填仪器名称)。
②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参考答案:
(1)AD ?
(2)除去溶液中的Sn2+离子,并防止Fe2+被氧化;防止Fe2+离子生成沉淀
(3)蒸发浓缩;过滤洗涤
(4)降低洗涤过程中FeSO4·7H2O的损耗
(5)①酸式滴定管
②滴加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0.975
本题解析:(1)检验Fe3+通常用KSCN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Fe3+加入苯酚溶液,溶液显紫色,据此也可检验Fe3+。
(2)通入H2S可以使Sn2+完全沉淀,S2-具有还原性,还可以防止Fe2+被氧化。根据题中数据,将溶液酸化至pH=2,目的是只沉淀Sn2+,防止Fe2+沉淀。
(3)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操作一般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4)用冰水洗涤一方面可以出去杂质,另一方面降低FeSO4·7H2O的溶解度,减小洗涤过程中的损失。
(5)①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
②高锰酸钾溶液有颜色,滴入最后一滴时,溶液显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则达到终点。
③根据关系式5Fe2+~KMnO4,可知样品中所含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0.01000mol/L×0.02L×5×10=0.01mol,故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