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固定仪器省略),没有错误的是
A.? 吸热试验
B.? 制溴苯
C.?浓硫酸稀释
D.? 乙酸乙酯制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可通过温度的变化判断;
B.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
C.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D.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
解答: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在烧杯和玻璃片之间加入少量水,可结冰,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生成物中有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否则易产生倒吸,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会导致酸液飞溅,故C错误;
D.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中和热的测定、溴苯的制取、浓硫酸的稀释以及乙酸乙酯制取等基本实验操作,侧重于实验方法和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能和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银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
B.容量瓶不能溶解药品;
C.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D.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
解答: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且能和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银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溶解固体药品或稀释浓溶液,故B错误;
C.测定酸碱滴定曲线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转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确定滴定终点,故C正确;
D.分液时,为防止产生杂质,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离子的检验等知识点,根据离子的检验方法、容量瓶的作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分液方面来分析解答即可,易错选项是A,注意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说明不能电离出氯离子,因此氯离子是配体;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因此氨气也是配体,所以配位数是6,但中心原子的电荷数是4,选项A、D不正确,C正确;配位数是6,不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选项B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20。a、b两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原子的半径小于b原子的半径。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A.a>b>c
B.c>a>b
C.a>c>b
D.c>b>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b两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ab是非金属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C是金属,位于ab的下一周期,所以c的原子序数最大,答案选B。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A无水硫酸铜B澄清石灰水C红热氧化铜D碱石灰E品红溶液F酸性KMnO4溶液可将其一一检出,检出的正确顺序是
A.混合气体→A→F→E→B→A→D→C
B.混合气体→C→D→E→F→E→A
C.混合气体→A→E→F→E→B→D→C
D.混合气体→B→E→F→A→D→C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